第28章 下山(第3页)

 讲到做人的道理时,君贤会放下书本,踱步到孩子们中间,目光坚定地看着他们:“孩子们,为人处世,当以诚信为本,就如同我们每日呼吸的空气,不可或缺。一旦失信,便如同那无根之木,难以长久……”他举例村子里邻里互帮互助的点滴,让孩子们切实感受到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小脸上满是认真,不时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课间休息时,学堂顿时热闹非凡。孩子们如脱缰的野马,奔跑到空地上嬉戏玩耍。君贤也没闲着,他走到孩子们中间,看着他们玩闹,时而为摔倒的孩子轻轻拍去尘土,轻声安慰;时而参与到简单的游戏中,与孩子们一同欢笑,那爽朗的笑声回荡在整个村子上空,让原本宁静的村落充满了生机活力。

 午后,阳光炽热起来,学堂里却清凉依旧。君贤安排孩子们练习书法,孩子们个个正襟危坐,小手握着毛笔,一笔一划地在宣纸上学写着刚学的汉字。君贤则在课桌间穿梭巡视,他弯下腰,耐心地纠正孩子们的握笔姿势,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运笔,让每一个笔画都刚劲有力或飘逸灵动。有个孩子写得有些急躁,笔画歪歪扭扭,君贤便在一旁轻声鼓励:“不着急,慢慢来,你看这一横,就像我们脚下的路,要稳稳当当才能走得远……”孩子听了,深吸一口气,重新静下心来书写。

 除了文化知识,君贤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生活技能。他带着孩子们来到学堂后的菜园,教他们如何翻地、播种、浇水。孩子们兴奋地拿着小锄头,学着先生的样子劳作,虽然动作生疏,但个个干劲十足。“同学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我们亲手种下这些蔬菜,既能体会劳作之苦,又能收获丰收之乐……”君贤一边示范,一边教导着孩子们。在汗水的浇灌下,菜园里的蔬菜茁壮成长,孩子们也懂得了劳动的价值。

 傍晚,夕阳的余晖将学堂染成一片金黄。课业结束,孩子们收拾好书包,一一向君贤道别。君贤站在学堂门口,目送孩子们离去,眼神中满是欣慰。他知道,在这一方小小的学堂天地里,知识的火种已在孩子们心中点燃,未来他们将带着所学、所悟,奔赴各自的人生旅程,去发光发热,而这,正是他下山育人的意义所在。

 课堂上,君贤讲学深入浅出,不仅教授诗词文章,还传授为人处世之道。他常说:“读书识字,更为明理。望你们日后无论身处何地,都心怀善良,正直做人。”

 课余,君贤带领学生农耕劳作,让他们体会稼穑艰辛;组织辩论探讨,培养独立思维。在他悉心教导下,学生们进步显着,从懵懂孩童成长为知书达理的少年。

 多年过去,学堂声名远扬,各地学子慕名而来。君贤的弟子遍布四方,他们传承师训,或悬壶济世,或教书育人,或造福乡梓,成为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

 而君贤,依旧守在学堂,看着莘莘学子来来去去,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自己下山之路,虽远离天神庙的清幽,却在这烟火人间,走出了一条更广阔的修行之道——以善为灯,以爱为引,点亮他人,温暖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