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教学《医书》以《人经》

在那片宁静祥和的山坳间,君贤所创立的学堂如同一颗希望的火种,悄然点亮着村落孩子们的求知之路。每日,朗朗书声伴随着山间晨雾的消散而响起,又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渐息。君贤倾尽全力,将毕生所学、所悟悉心传授,期望这些孩子能成长为有担当、明事理之人。

 然而,平静的日子终究没能长久持续。一日清晨,当君贤如往常一样准备开启新一天的教课时,一阵嘈杂的呼喊声打破了村落原有的静谧。他心头一紧,快步走出学堂,只见村民们面露惊恐,正慌乱地朝着一个方向奔去。君贤拦住一位神色慌张的老者,急切问道:“发生何事?”老者喘着粗气,指向村西头:“君先生,不好了!村西那边突然爆发疫病,好多人都倒下了,上吐下泻,高烧不退,这可如何是好啊!”

 君贤听闻,脸色骤变,毫不犹豫地朝着村西奔去。一路上,揪心的呻吟声愈发清晰,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惨状:家家户户房门大敞,屋内病者横七竖八,有的虚弱地蜷缩在角落,有的昏迷不醒人事,亲人们围在一旁,哭声、呼唤声交织在一起,绝望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君贤迅速稳定心神,多年修行历练出的沉稳与果断在此时尽显。他深吸一口气,大声喊道:“大家莫慌!我来帮助大家。”声音坚定有力,穿透嘈杂,让慌乱的村民们稍稍有了主心骨。

 他即刻开始对病患展开救治。先是逐户查看,每进入一家,便径直走到患者床前,俯身轻柔地为他们把脉。修长的手指搭在患者腕间,屏气敛息,细细感受脉搏的细微变化,同时目光敏锐地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不放过任何一丝病症的蛛丝马迹。凭借深厚的医术造诣,他迅速判断疫病的类型与病情轻重缓急,心中默默拟定治疗方案。

 紧接着,君贤返回学堂。他的脚步急促却又有条不紊,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后背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湿透,也全然不顾。学堂内,他快速翻找出平日里悉心收藏、整理的各类医书,以及自己耗费大量心血采集、炮制的药材。这些药材被精心分类存放,此刻都成了救命的关键。

 君贤深知,仅凭自己一人之力,难以应对如此大规模的疫病爆发。于是,他决定召集村民,传授基本的抗疫、救护知识,也就是即刻开启对村民的《医术》教习。

 在学堂临时改成的救治课堂上,气氛凝重而压抑。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眼神中满是恐惧与期盼,孩子们紧紧依偎在大人身旁,小脸煞白。君贤站在前方,神色庄重,手中捧着一本古朴厚重的《医术》典籍,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开口说道:“各位乡亲,如今疫病肆虐,我们必须团结一心,共渡难关。这本《医术》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今日起,我便教大家一些实用之法,多一个人懂医术,我们就多一分战胜疫病的希望。”

 言罢,他翻开医书,指着上面精细绘制的人体经络图,详细讲解起来:“大伙瞧,人体经络仿若纵横交错的道路,气血顺着这些道路运行,维持着生命的运转。这手太阴肺经,与咱们的呼吸紧密相关,疫病当前,此处脉象多会出现浮数之象……”村民们虽面露难色,似懂非懂,但都全神贯注地盯着书本,生怕错过一个字,手中粗糙的纸张上,歪歪斜斜地记录着要点。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君贤现场进行示范。他拉过一位高热不退的孩童,轻言细语地安抚:“孩子别怕,一会儿就不痛了。”随后,找准孩子手腕处的列缺穴,拇指轻柔而精准地按压下去,同时解释道:“这列缺穴是肺经络穴,按压此处能疏风解表、宣肺理气,对退热有奇效。”不一会儿,孩子原本滚烫的额头竟渗出细密的汗珠,体温开始下降,村民们见状,不禁发出阵阵惊叹,眼中燃起希望之光,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理论讲解完毕,便是紧张的实践操作环节。君贤带着村民们穿梭在各个病患家中,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辨别症状、配药熬制、施针艾灸。一位年轻的后生在尝试给一位大叔施针时,双手抖如筛糠,额头布满汗珠,紧张得不知所措。君贤轻轻握住他的手,沉稳鼓励:“别慌,稳住神,找准穴位,大胆扎下去,你行的。”后生深吸一口气,在先生的引导下,一针稳稳刺入,大叔的症状随后渐渐缓解,众人皆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