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诗会开幕(第3页)

 身后议论声渐起,如同涌动的暗流。 

 “那就是赵远?一个秀才也配做评判?”有人不屑地撇嘴。 

 “方霄先生亲自任命的。”另一人压低声音解释。 

 “方霄先生向来明断,必有深意。” 

 “听说他在孟府为方霄先生补全心学纲领,写出"为天地立心"的绝句。” 

 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突兀插入:“呵呵,你们不知道内情。”说话者面带讥讽,“我查过这赵远,富阳县穷乡僻壤出身,这穷乡僻壤他压根连影子都没见过。这种人能写出什么绝句?分明是方霄先生给他脸上贴金。” 

 “为何?”有人追问。 

 “还不是为了孟家夺柳主盐业?”那人意有所指地瞥了眼角落里的柳百秋。 

 议论声此起彼伏,如同沸腾的水,不断翻涌。赵远置若罔闻,专注欣赏远处江山。顾玉兰则暗中留意着周围动静,纤细的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壮虎背着三把布包唐剑,如山岳般守护在后,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 

 角落里,柳百秋冷笑连连。这些煽风点火的举子,都是他精心安排好的。等着看这泥腿子在诗会上出丑,连带着孟方霄的名声也要毁于一旦。他端起茶盏,轻啜一口,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蓝云霄摇着折扇在人群中穿梭,眼中闪烁着玩味的光芒。“同知大人到!” 

 随着通报声,司马远缓步上台。这位同知大人虽已年过半百,但精神矍铄,举止从容。他向赵远行晚辈礼,态度恭敬:“赵先生。” 

 赵远只是摆手示意。这一幕让不少举子心中掀起波澜。就连柳百秋也皱起眉头,没想到堂堂同知竟如此低声下气。 

 “知府大人到!” 

 五湖府知府林柔现身,身着青色官服,面带微笑。他和蔼可亲地向众人点头示意,目光在赵远身上多停留了片刻。 

 突然,马蹄声急促传来。一队披甲骑兵簇拥着锦衣华服的指挥使奔至台下。赵鹰身着绣金蟒袍,腰佩玉带,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 

 林柔、司马远连忙下台相迎,众多举子也纷纷跟随。场面一时颇为壮观,只见官帽如林,衣袂飘飘。 

 高台上只剩下赵远三人,还有蓝云霄和他的侍女。清晨的风徐徐吹过,带来远处梅花的淡淡香气。 

 “你这个读书人,难道不知道指挥使的分量?”蓝云霄走近,笑眯眯地问道。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带着几分调侃。 

 “再大的官,跟我有什么关系?”赵远反问,目光依旧望着远方。 

 “赵鹰可是出了名的骄横跋扈,敢不买他的账,他必定找麻烦。”蓝云霄轻摇折扇,“我不怕他,你凭什么不怕?” 

 “那好啊,等会我就把你这话告诉他。”赵远转头,目光平静地看着她。 

 蓝云霄一愣,随即叹气:“跟你吹吹牛,你还当真了。”说完转身回到座位,裙摆在风中轻轻摆动。 

 赵远也带人入座,恰好与蓝云霄前后而坐。顾玉兰坐在他身边,时不时偷瞄他的侧脸。壮虎则站在一旁,如同一座不动的山。 

 赵鹰在众人簇拥下上台,看到还有人高坐不动,眼中闪过寒光。他的目光在顾玉兰身上停留许久,眼底闪过一丝贪婪之色。 

 柳百秋见机发难:“赵远,连知府大人都去迎接,你一个秀才居然敢在此高坐,好大的胆子!”他站起身,指着赵远,声音中带着明显的挑衅。 

 周围的举子们纷纷附和,有人冷笑,有人摇头,场面一时有些混乱。 

 赵远冷笑:“凤鸣阁诗会论的是文采,管你是啥来路。你这般攀附权贵,是要把诗会变成官场应酬吗?” 

 此言一出,众人色变。有人暗暗点头,有人面露不屑。赵鹰的脸色阴沉得可怕,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 

 就在气氛剑拔弩张之际,高喝声接连响起。 

 “方霄先生到!” 

 “四方府大到!” 

 “岳绿府大到!” 

 “商远府大到!” 

 四位名满天下的大儒联袂而来。他们或白发苍苍,或精神矍铄,每个人都带着独特的气质。孟方霄走在最前面,一身素衣,面带微笑。 

 众人纷纷行礼,有的抱拳,有的跪地。场面顿时肃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