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微服私访(第2页)

 “你认识我们远哥?”妇人警惕地打量着他,语气也变得生硬起来。 

 “咱们好像见过一次,受教良多,特来拜谢。”赵为民微笑道,语气诚恳。 

 妇人这才放下心来,领着他往赵远家走去。一路上,赵为民注意到村里的道路整洁,房屋修葺一新,处处都透着勃勃生机。 

 可惜扑了个空,只见到孙雅芳。赵为民放下礼物后来到大食堂。正值午时,护卫团和贩队的人都回来了。 

 食堂里热闹非凡,却井然有序。村民们按照规矩洗手、排队打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饭菜的香味飘散在空气中,勾人食欲。 

 这祥和富足的景象,让赵为民感慨万分。他见过太多穷苦的村子,哪里像这里一般生机勃勃? 

 妇人端来一桌丰盛的饭菜:“老爷若不嫌弃,请叫上你的人一起用饭吧。” 

 “这算啥,根本不值得瞧不起,这比我平日吃的还要好。”赵为民笑道,“老许,你们都过来吃饭。” 

 李捕头带着四名差役战战兢兢地坐下,小心翼翼地夹菜。 

 “其实我一眼就看出老爷是好人。”妇人一边添饭一边说道,“和远哥一样,都是读书人,特别善良。只是我当家的说最近有人要害远哥,让我们提防外人。” 

 啪! 

 赵为民手中的筷子断成两截,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李捕头等人顿时不敢动弹,大气都不敢出。 

 “吓着了吧,你们这些文弱书生真是怂得可以。”妇人递来新筷子,丝毫没注意到气氛的变化,“这几天不太平,远哥和当家的又总是早出晚归,你们吃完还是早点回去吧。” 

 赵为民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吃饭。” 

 饭后,他冷冷地对李捕头说:“赶紧派人去县衙找帮手,全副武装。若有人敢对先生不利,格杀勿论!” 

 李捕头打了个寒颤,连忙应声。他从未见过赵大人如此震怒,看来这位赵先生对赵大人来说,确实非同一般。 

 马车缓缓驶出小赵村,赵为民下了马车,站在村口,望着远处蜿蜒的土路。暮色渐沉,天边残阳如血,将整片天空染成一片橘红。 

 作为富阳县的父母官,他本该在衙门处理政务,而不是在这乡野之地等一个年轻人。但那日在孙家听到的那首诗,让他心中始终难安。那种震撼,那种触动,至今回想起来仍让他心潮澎湃。 

 “大人,天色不早了,要不我们”身后的差役小心翼翼地开口。 

 赵为民摆了摆手,目光依旧凝视着远方:“再等等。” 

 远处传来牛车吱呀的声响,打破了黄昏的宁静。赵为民眯起眼睛,只见一辆装满木器和竹篾的牛车缓缓驶来,赵远稳坐车头,赵震岳和壮虎一左一右护着。 

 “先生!”赵为民快步迎上前去,脚步匆忙间甚至带起了几缕尘土。 

 四名差役面面相觑,他们从未见过县太爷如此热切地迎接一个年轻人。这简直颠覆了他们对父母官威严形象的认知。 

 赵远跳下牛车,拱手还礼:“上官先生怎么在这?”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更多的是从容。 

 “这位就是赵少爷?”一旁的差役小声嘀咕,“看着也不像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啊” 

 “闭嘴!”另一名差役低声呵斥,“你懂什么?能让咱们大人亲自等候的,岂是等闲之辈?” 

 赵为民看着赵远疑惑的神情,心中暗叹。这位年轻人随口引用的横渠四句,竟让自己这个二榜状元追到乡下来。想到这里,他深深一揖:“在下有愧,先要向先生赔个不是。上官不过是个假名,在下本名赵为民。” 

 “化名?”赵远轻笑,眼角微微上扬,“谁能说自己没点不可告人的小秘密。” 

 “化名?”赵为民一愣,眉头微皱。 

 “就是伪装的意思。”赵远解释道,语气轻松自然。 

 赵为民眼前一亮:“妙啊!先生对文字之道,当真独具匠心。”他的声音中带着由衷的赞叹。 

 “别!”赵远连忙摆手,“你再这么客气,我可要请你回去了。”看着一个四旬老者对自己如此恭敬,他着实有些不自在。 

 几名差役看得心惊肉跳。这少爷好大的架子,竟敢这般对待县太爷。但见自家大人并不介意,他们也只能将疑惑压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