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力挽狂澜醺浅月
第七十七章 到大沽口了(第3页)
这些逃难的官员们,平日里在京城时趾高气扬,如今却像丧家之犬一般,挤在简陋的房屋里,就为了等一个机会——找登莱兵备道苏观生要船,渡海去登莱避难。
苏观生这个人很有意思。这位南京国子监出身的官员,在官场上是出了名的“三不要”——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他说话直来直去,从不拐弯抹角,这种性格让他成了官场异类。但在这乱世中,这样的人反而成了最可靠的依靠。
“大人,又有十几户官员家眷来求见。”一大早一名衙役就走进苏观生的书房,低声禀报。
苏观生放下手中的公文,揉了揉发酸的太阳穴。“又来?这些人在京城时对朝廷的求助置若罔闻,现在倒是一个个都成了会哭的孩子。”
天津卫水师虽然名字带着“天津”,但主要驻地已经移到了登莱。只是在大沽口还保留着港口和城堡。这支水师不同于其他地方那种专门保护走私发财的水师,而是真正要拼命的。他们既要保护运送辽东军饷的海路,又要支援关宁军作战。
正是因为这差事太过危险,才会落到“不要命”的苏观生手里。但苏观生偏偏把这活干得风生水起,特别是有了沙船帮总舵主的配合后,这些年来东虏和朝鲜水军都没占到半点便宜。
打发走一批求见的官员家眷,苏观生正在衙门和巡按御史王之心闲聊。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大群人蜂拥着往一个方向跑去,紧接着,各种喊声此起彼伏:
“皇上到了!”
“储君也到了!”
“快开城门,我等得赶紧前往护驾!”
苏观生和王之心相视一眼,都面露苦笑。终于盼来了皇上和太子,可这些天天盼着顺风好南逃的官员们,今日倒都变成了争先恐后要护驾的忠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