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力挽狂澜醺浅月
第七十七章 到大沽口了(第2页)
陈圆圆沉默片刻,缓缓点头。
朱慈烺看着窗外的江水,心中暗道:吴三桂啊吴三桂,希望你不要走上那条不归路。若真到了那一步,也只能让你成为历史的罪人了。
待陈圆圆退下,朱慈烺唤来了任逸洲:“刘生的身份可靠吗?”
“千岁放心,”任逸洲躬身道,“臣已派人查过,确实是通州教谕,家中也确有双亲。这些日子臣一直派人暗中跟着,未见有任何可疑之处。”
朱慈烺微微颔首,目光沉稳:“你觉得他能胜任这个任务吗?”
任逸洲沉吟片刻:“臣以为可以。这刘生虽是文人,但出身军户,对军中事务并不陌生。而且他为人沉稳,不轻易露出破绽。最重要的是,他有把柄在我们手中。”
“哦?”朱慈烺挑眉。
“他的父母。”任逸洲低声道,“只要他父母在我们手中,他就不敢轻举妄动。”
朱慈烺轻轻敲击着桌面:“此事事关重大,容不得半点差错。你亲自带人,护送他父母去南直隶。路上要小心,别让人察觉。”
“臣明白。”任逸洲应道,“臣已安排好船只,明日一早就启程。”
待任逸洲退下,朱慈烺又在窗前站了许久。天色渐暗,江上的船只点起了灯火,远远望去,如同星星点点的萤火。江面渐渐开阔起来,马上就要到大沽口了。
大沽口城堡外,两名装扮如同江湖镖客的骑士疾驰而来,马蹄扬起阵阵尘土。
守城士兵警惕地端起火铳,直到两名骑士做出约定的手势,才缓缓放下武器。城门吱呀一声,开出一条窄缝让他们进入。
“皇上与太子已经驾临!”这消息如一阵旋风,瞬间席卷了整个大沽口。原本安静的街道顿时沸腾起来,到处都是匆忙奔走的身影。
大沽口已经变成了一个特殊的难民营。自从三月十六、十七两天开始,大批朝廷官员带着家眷从北京逃出,蜂拥至此。他们挤满了城内每一处可以落脚的地方,就连普通民居也被这些达官贵人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