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海上行宫

 海运码头上,一艘装饰华丽的大型沙船缓缓靠岸。朱慈烺搀扶着崇祯皇帝走下船来,四周的官员们纷纷跪拜。 

 定国公徐信德、武清侯李国瑞、武定侯郭培民等人带头高呼:“吾皇万岁!” 

 崇祯的脸色很不好看。这些平日里哭穷不肯捐输军饷的官员,为了买一张逃命的令旨却能掏出大把银子,这让他如何不怒?他的目光扫过跪拜的人群,每个人都低着头,不敢与之对视。 

 朱慈烺却面带微笑,开口道:“诸位请起。本宫有两件事要宣布。”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第一,本宫已奉旨总理内外军政。第二,据可靠消息,李自成入京后已开始拷掠逼饷。他命人打造了五千副带铁钉的夹棍,还在北镇抚司外立了凌迟用的柱子。” 

 朱慈烺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李自成给每个官员都定了价,内阁大臣十万两,太监也是十万两,六部尚书八万两,侯爵拿出三十万两银子,伯爵掏出二十万两白银。诸位果然都是聪明人啊,提前就逃出来了。” 

 码头上一片寂静,只有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所有人都在打量着崇祯父子。皇帝看起来很健康,为什么要把大权交给一个十六岁的太子?这不合祖制啊。 

 有人悄悄抬头,想从皇帝脸上看出些端倪,却只见到一片阴郁。崇祯站在那里,目光远眺海面,仿佛对周围的一切都漠不关心。 

 朱慈烺轻咳一声,打破了尴尬的气氛:“一路劳顿,还是先安顿下来吧。苏观生何在?” 

 “臣在!”一个身材瘦削、面色黝黑的中年人快步上前。他的衣着朴素,但精神矍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朱慈烺打量了一下这位“三不要”的官员,问道:“行宫是否已经准备妥当?” 

 “回禀殿下,已经准备妥当。”苏观生躬身答道。 

 苏观生为崇祯父子准备的行宫在海上的一座小岛上。所以他们又重新上了船。众官员见状,也纷纷起身,另寻船只跟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