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百官的鄙视(第3页)
就连眼下,公孙弘似乎已经被任命为尚书令,也同样让大家伙有些不齿。
——尚书,是少府六尚: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沐、尚书之一。
从这六个官职的名称就不难发现:少府六尚,就是六个分管不同类别的、负责天子私生活的部门。
而在华夏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时候,天子的私生活,往往都不是正儿八经的官员负责的。
比如当今汉室,少府六尚当中,尚衣、尚食、尚席、尚沐四者,无一例外都是由女官充任。
而且是惯例默认:必须是女官。
余下尚冠和尚书——前者多为寺人,偶有郎官兼任;
后者,或为寺人,或为侍郎……
说到这里,大家伙看向公孙弘的复杂眼神,也就是可以理解得了。
——尚书令,阉人做的官儿,你公孙弘也不嫌弃?
好歹也是做过二千石博士、真二千石太中大夫的老臣啊……
咋能这么不要脸呢……
于是,宣室殿内的画风,便随着公孙弘的自我介绍,而变得更加奇怪了。
如果说之前,大家伙是不知道公孙弘的来头、不明白这个四百石的花甲老翁,凭什么能在朔望朝自作主张的开口说话;
那现在,大家伙就是在鄙视这个自甘堕落,为了谋求一官半职,而无所不用其极的所谓‘故《诗》博士’。
至于公孙弘,原先还只是因‘居然没人认识我’而感到尴尬;
此刻,却是因为大家异样的眼神,而莫名一阵苦笑连连。
汉博士有多难做,没人会比公孙弘更懂。
没有参政权,没有议政权,甚至没有主动请见天子的权力!
除非天子主动召见,否则汉博士,那就是一块立给天下人看的贞节牌坊!
是;
贾谊风华绝代;
晁错名垂青史。
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他们,都得到了太宗皇帝的接见!
而且是不止一次、连续不断的反复接见!
能三天两头见到天子,可以无所顾忌的大展宏图——公孙弘真的很想说一句:我上我也行!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
公孙弘为《诗》博士,唯一一次得到太宗皇帝召见,都还是和贾谊联袂入宫。
结果进了宫,太宗皇帝听过贾谊的策论之后,当即惊为天人,什么都顾不上了,当下就要留贾谊秉烛夜谈!
可怜公孙弘,从应召入宫到落寞走出宫门,满共就说了三句话。
——菑川公孙弘,参见陛下。
——承蒙陛下挂怀,臣,感激涕零。
——臣,告退……
这你能受得了?
换做谁,被这么无视、漠视,还能绝地反击、扭转颓势?
尤其在这之后,太宗皇帝真的就再也没有召见公孙弘。
朝中公卿百官、功侯贵戚,乃至于友人问起:陛下召见使君,都说了些什么?
公孙弘也根本不知该如何作答。
——说陛下压根儿都没正眼看我?
还是说陛下就像一个八辈子没开荤的色狼,被贾谊那个魅魔直接0帧起手硬控,完全没给我片刻表现机会?
公孙弘根本无法回答,只能一笑而过。
于是,大家伙就都默契的认为:在太宗皇帝面前,公孙弘表现的很差劲,以至于他自己都没脸说。
久而久之,大家伙儿就都笃定:《诗》博士公孙弘,纯粹就是个名气大于实力的水货。
哪怕彼时的公孙弘根本没什么名气,也同样不影响朝堂内外如此评价公孙弘。
再加上有贾谊、晁错等参照组衬托,公孙弘初入朝堂的失败经历,也就是必然了。
而今,公孙弘回来了。
不再是吉祥物般的博士;
却是百官眼中,与阉人为伍的尚书令。
换做三十多年前,公孙弘或许仍旧会一笑而过。
但此刻,公孙弘只觉得那几十年积攒下的委屈,都化作了自己奋发向上的动力。
——这尚书令,我做定了!
非但要做,还要做好,做到前所未有的好!
让你们这些听风就是雨,没事儿就胡乱脑补的蠢货好好看看:菑川公孙弘,绝不逊色于贾谊贾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