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难啊(第3页)
这个支点只要出了问题——甚至仅仅只是抖动一下,那对于天平两侧的幕南、河套而言,都将会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地震!
地震过后,幕南肯定是举目疮痍。
但河套就能落着好
掌握河套的汉家,难道就不会被这场大地震所波及
最终的结果——在韩颓当看来,攻打高阙最理想的结果,是高阙到手,幕南溃烂,匈奴人北走或西遁,以至‘幕南无王廷’。
而汉家这边,也同样会损失惨重。
——河套也会烂。
无论是从汉室内陆源源不断送上来的人员、车马,还是武器辎重,都会让河套这片天然养马地受到破坏,并陷入漫长的自我修复期。
与此同时,河套北侧的高阙开打,西侧的河西,也几乎不可能隔岸观火。
汉家为什么想要高阙
因为高阙在匈奴人手里,汉家往北摸不到幕南,往西,也不能专心致志、没有后顾之忧的谋划河西。
只要拿下高阙,汉家就算是不进一步踏足幕南,仅仅只是占住这个探入幕南的前哨站,也完全可以抽出手来,全神贯注的图谋河西。
那作为河西各部族的头人,在高阙爆发大战时,该作何抉择
再简单不过——自西向东,侵扰河套西部地区,为河套北部的高阙缓解防守压力,让汉人双线作战,疲于奔命,首尾不能相顾。
而高阙的重要性和攻打难度,又不得不倒逼汉家,将尽可能多的注意力放在高阙,而非河套与河西地区毗邻的西部区域。
这么做的结果是:无论高阙打没打下来,河西各部都大概率要踏足河套,吃喝玩乐、打砸抢烧,肆意逛一圈再走。
打仗,是要算账的。
投入的成本,可能获取的回报,往往才是政权决定一场战争是否开启的决定性因素。
好比后世,但凡是个不冒黑油的地方,漂亮大兵都不乐意去。
因为不划算。
一样的道理——当今汉室,决定一场战争是否开启,也是要算账的。
只是不同于后世漂亮大兵只算钱、不算人的计算方式——华夏政权算战争支出和收入,还要算上人命和政治得失。
比如刘荣元年,汉匈朝那之战。
一场由外敌主动发起的侵略战争,汉家需要投入无数成本,但最终却并不能得到实际的收益;
但汉家还是得打。
因为打了,仅仅只是亏项目投入成本。
不打,那就要亏股份、股价,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
最终,汉家砸进海量的资源,得以保住朝那塞,也就是保住了股价、股份,顺带着,收获了诸多精神层面、政治层面的收益。
反观敌人,同样投入了庞大的资源,最终却一无所获。
正所谓:食敌一钟,当吾十钟。
能让敌人亏,本身就是赚。
所以朝那一战,汉家原则上不亏,实际上小赚。
再看之后的河套-马邑战役,那就更是一目了然。
——汉家赚的盆满钵满,匈奴人却差点没把底裤给亏进去,大概率还差点折了个单于。
而眼下,刘荣有意开启高阙之战,自然也是要算账的。
战争投入没的说——本身就是攻坚战,资源消耗和人员伤亡,都远非朝那之战,或河套-马邑战役所能比。
而河西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又必定会导致河套地区遭受损失,或是汉家为了保卫河套西部,而投入同样庞大的成本去做防守。
看的见的成本,就已经有这么多了。
收益呢
不是没有,也不是不够多——幕南,河西,都是足以让汉家拼上国运,去搏一把的致命吸引力。
但收益,往往伴随着风险。
万一没打下高阙,汉家海量的战争成本投入,就都会付诸东流。
最糟糕的状况,甚至可能连河套都得丢!
如此庞大的成本,以及虽然足够诱人,但风险同样极高的预期收益。
难。
这场战争,真的很难去下定决心主动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