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难题接踵而至(第2页)

听上去很夸张,却也是绝大多数封建王朝的常态。

——盛唐之强,文盲率尚且高达94%;

——宋可谓以文立国,文盲率也达到90%以上。

除这二朝,其他各朝各代,文盲率几乎都是焊死在98%,乃至99%。

如今汉室也不例外;

三千万人口,三十万人‘认字’,真正能成为官僚备选的读书人,至多不过十万人。

这也就难怪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乃至官员们心高气傲,觉得离了自己,这个世界就不转了、这个国家就完蛋了——这个政府就无法正常运转了。

选择面就是这么窄;

不到十万可供选择的读书人,却要为如今汉室百十郡国、上千个县,外加整个长安朝堂,贡献至少两万人以上的官僚。

这不由得让刘荣想起后世,关于华夏足球的一句名言。

十四万万华夏人,就挑不出十一个会踢球的?

然而事实却是:华夏十四万万国民,各年龄段注册球员加在一起,满共就不到七千人。

去掉青少年年龄段,成年职业足球运动员,更是只有一千五百余人。

按照每个球队三十人左右的基础配置,一千五百余人,总共才凑的出五十来支职业足球队。

五十支职业球队,勉勉强强才凑出来来三个级别的职业联赛——甚至就连这,都还得拉高校队伍,以及青少年国字号队伍来充数。

这样的足球人口基数,可不是从十四万万人当中,选十一个会踢球的人这么简单。

就说这五十支职业球队,要从中选出一支国家队;

这意味着你作为一个职业球员,只需要在这五十支队伍当中,实力较强的前二十支——即最高级别联赛的队伍之一效力,你就能成为国家队所考虑的‘二十分之一’。

只要与其他三四十号人——也就是其他十九支球队的同位置球员竞争,成为这四十人当中最出色的两个,那么恭喜你,你正式成为华夏国脚了。

反观其他足球发达的国家,又是怎样的比例呢?

——德意志战车,注册职业球员足足六十三万人!

——隔壁的邻居、现代足球的发源地‘呆英’,注册职业球员高达百万!

从最高级别的超级联赛,到第二级别的冠军联赛、第三级别的甲级联赛,以及第四级别的乙级联赛——总共九十二支球队;

再往下,有第五级别的‘全国联赛’,第六级别的‘全国联赛南/北分区’,第七级别的‘地区超级组联赛’——共一百五十六队;

第八级别的‘地区联赛’——每组二十队,共七组,合计一百四十队;
 

第九级别的‘地区分区联赛’——每组二十队,共十四组,合计二百八十队;

第十级别的‘业余联赛’——每组二十队,共二十组,合计四百队;

第十一级别‘业余分区联赛’——每组二十队,共四十七组,合计九百四十队……

总共十一级联赛,光是参赛球队总数量,就高达两千多支!

而这两千多支球队,仅仅只吸收了该国上百万职业球员当中的五万人——不到5%的比例。

差距,也恰恰就在这里了。

华夏职业足球运动员一千五百人,有三十人进入国家队;

即:只要成为华夏职业球员当中,最出色的前2%,就能进国家队、成为国脚;

华夏职业足球五十支球队,有二十支顶级联赛球队;

即,只要成为华夏职业球员当中的前40%,就能在最高级别联赛效力。

反观呆英,竞争却残酷到令人发指。

——上百万职业球员,只有前5%,能进入该国第十一级别的‘小区联赛’。

只有前0.05%,能在最高级别联赛效力。

至于进国家队成为国脚?

不好意思——你必须成为这百万职业球员当中,最出色的三十人之一,也就是前0.003%。

一边是1500人当中选国脚,一边是从1000000人当中选国脚;

一边是五十支职业球队,一边是两千多支各级别球队;

选择面、竞争强度根本不在一个层面,最后选拔出来的人才,自然也就是天壤之别了。

说回眼下。

如今汉室,不到十万适龄知识分子,却要从中选出两万人以上,来填充庞大的官僚系统——平均每五人当中,就必定有一人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