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练兵与新政(第2页)
他可以不用常来,但他是皇帝。他只要来一次,做上这么一些关怀之举,愿意予他们满饷及激励,他就能收获足够多的忠心。
到了京营里的官厅,才是皇帝和他们这些重将单独说话的时候,皇帝也会在这里吃个午饭。
席间,朱常洛也传达着他的要求。
“先从伍长以上做起,人人都得识字。把总以上,都要研习兵书。三日一操或是几日一操且由你们依情况安排,但要有便于组织的例操,譬如六里长跑,每日晨起打熬。”
具体怎么练兵的细节,朱常洛并不多插手。
没必要把自己知道的一股脑放过来,但他可以让李成梁他们知道,自己也算是“知兵”。
军队里要的就是服从,而服从需要靠日常习惯来培养。
皇帝谈论着他对于练兵的理解,也安排着下个月的第一次京营较技。
如今自无力去组织什么“演习”,但练兵阶段至少可以关注单兵素质。
传统武举就有很多考较项目,力气大小、箭术枪术刀术,这些是可以比一比的。
也并不复杂,只是要多花些钱。
“但凡京营练兵要花的钱,朕愿意出。”朱常洛看着李成梁、刘綎、萧如薰、张维贤他们,“京营暂时也不用再扩编,能把这五万五都练出来,就已经是一支足够强大的力量。你们用心为朕练兵,朕则用心富国,全力保障你们的后勤。京营一定要成为将卒最强、装备最好、战法最明的强兵!”
“诺!”刘綎热血沸腾。
哪有这么大力气练兵而不用的道理?
虽然还不清楚将来要杀谁,但皇帝今天当真是展露了足够决心。
京城城内,都知道皇帝今天去巡阅京营了。
朝堂之中,过去本就赞同新政的王锡爵这次态度鲜明:财权下放一些,必须先确定地方上的赋税名目,然后严格按照优免政策来施行。
争议最大的就是隐田隐丁的问题。
“元驭,还是一步一步来吧。”申时行在今天的合议之中始终愁眉苦脸,“这些事要查清,谈何容易?”
“不明令地方如何做,那就是换汤不换药。为了多收公办银,最后还是摊牌给贫苦百姓。”王锡爵坚持着他的意见,“如今严收商税,生意做得稍微大一点的,哪家后面没有地方乡绅大户?”
陈蕖是最为难的,他沉肃着不说话。
李戴倒是站在王锡爵这一边,因为这次的核心是给地方更多财权之余再想办法澄清吏治,吏部权柄很重要。
就一项普天之下勤职奖廉银考评结果的审批权,就非常重要。
沈一贯却说道:“地方实情如何,人尽皆知。元驭,若不能由朝廷下大力气清查田土人丁,地方官吏哪有这个能耐去厉行优免?恐怕最终还是摊牌到贫苦百姓头上。如今我等都不知收到多少人来信了吧?江南风波是暂歇了,可这公办银若当真明着要从优免里刨出来,实在危难重重。”
“危难重重,要让财计宽裕,哪件事不是危难重重?”王锡爵看着他,“我等如今先行合议,有什么争执自可议论。但回头方略呈到陛下面前,那又如何回答陛下疑问?不在朝廷把这地方赋税科则都编定好了,就让他们自己去酌情编定,那才是害民之政!”
如今的争议就在这里。
皇帝虽然只是给了个原则上为地方补充更多品官、专职吏员并且提高待遇、增加公务开支的方向,但具体商议方略时仍难以避免地遇到这些实际问题,必须考虑拿出那天皇帝展示出来的一些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