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研发拖拉机(第2页)
众人直接来到生产车间,戈辉直接提出了自己的四轮拖拉机设计要求:
1、设计必须简单,修理也简单,故障相对就少了,简单维修不需要去修理厂。
2、前面的车轮改小,后面的车轮改成大轮,加深轮胎的花纹,不需要传动轴,机械结构太复杂了,维修成本太高,也增大了车身体积,改用外置的皮带轮转动。
3、抬高底盘,后轮改大轮,抬高了后面,前轮改小,前部底盘变低了,不适合在农田作业。所以前轮采取“门式车桥”的策略。戈辉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设计图,他只负责出想法,具体实现就由眼前这些人来完成。
4、单缸柴油机的整体设计,戈辉直接给出了一个全新的设计结构,当然,没有具体数据,他只提供设计思路,具体实施需要别人去做。必须提高加工精度,减小不必要的机械动作损伤。在动力方面,主要生产10马力和15马力的单缸柴油机,还要开发一款20马力的单缸机,禁卫军要用。
5、非核心零部件,要外包出去,只生产核心零件,采用流水线作业模式,以组装为主,这样更能提高生产速度。
戈辉告诉大家:“我们早在1902年就购入了压缩点火方式的狄塞尔柴油机技术,那么我们只需要把它小型化,用在四轮拖拉机上就可以了。”
戈辉要求大家把这个事情,当成今年最重要的事情来抓,因为禁卫军需要这款产品。在重型军用卡车出现之前,拖运大炮,运辎重,都要靠这个小型拖拉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戈辉尽管日理万机,但依然隔三差五必到朝阳农用机械制造厂,检查研发进度,提出机械设计相关的建议,有时候甚至画一个三维立体图形,供大家参考。
戈辉还给他们画了四轮拖斗和两轮拖斗的草图,让他们负责具体实现。
戈辉又提出,橡胶轮胎里最好加入钢丝帘布,增加轮胎的强度。干脆直接成立专门生产不同型号轮胎的工厂,有需求的公司,直接向轮胎厂下订单就可以了。
说做就做,立即回到总督衙门,直接以行政命令的形式,把龙旗汽车公司和宝马汽车公司的轮胎厂剥离出来,合并成一家轮胎制造厂,为所有需要轮胎的企业提供轮胎。就这样,十天后,朝阳轮胎制造厂正式成立,并立即开始研发,在橡胶轮胎中加入钢丝帘布的新型轮胎。
戈辉给已经回到北京的光绪皇帝发电,希望朝廷允许在海南、云南、广东等地种植橡胶树。要想成为车轮上的国家,橡胶是必不可少的,它将成为最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大清国必须要有自己的橡胶产地,海南、云南、广东等地,纬度和气候非常适合种植橡胶树,将来也会成为大清国重要的收入来源。
光绪皇帝对戈辉提的要求,直接回复同意,并颁布旨意,允许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等地种植橡胶树。
戈辉又给宁远、程天运、刘城打电话,让他们联系家里人,派人去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种植橡胶树。树苗从马来半岛进口,刘城负责给钱。总之一句话,禁卫军要控制大清的天然橡胶生产。这种赚钱的工作,应该交给自家人才放心。
宁远、程天运、刘城,立即把家人运作起来,在黑盾保安的保护下,去了南方,开始了他们在未知领域的探索。
就在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等地的人,还搞不明白橡胶是什么东西的时候,有一些来自北方的商人,拿着大把大把的国家建设债券,高价购买平地、山地、丘陵地,没人知道他们要干什么。但是,两个月后,他们发现,那些平地、山地、丘陵地,开始种植树苗了。大家恍然,原来是种树啊!八年后,很多人会后悔,因为下手晚了。
很多时候,先人一步进场,快人一步,占据有利位置,几乎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戈辉就是这么做的,不论是在南方买地种橡胶树,还是接下来的大量种植俄国蒲公英,都是先人一步的策略。
后世的戈辉,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苏联曾经依靠种植俄国蒲公英,来缓解天然橡胶的不足,所以,戈辉也想到了这一点。他让戈锐派人去哈萨克斯坦南部,天山山脉的卡拉陶山区,找一种蒲公英,以收集中药的名义,收集种子,回到未来科技农场来种植,盐碱地也可以种植,不抢占耕地。虽然需要花时间,但是肯定比需要等上八年的橡胶树要快多了。
还有杜仲树,也能产生天然橡胶,这个树需要在北方大量种植,只不过成材时间较长,需要十年左右才能开花结果,需要足够的耐心。
种树需要耐心,旅途也需要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