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哈拉和林

第155章 反复争夺

鲁菲尔眯着眼睛看着沃克,良久,他叹了口气,说道:“好吧,我的孩子们排在第二递队,然后是你的小伙子在第三递队,接着是我的孩子们,就这样交替着,你觉得如何?”

 “可以”沃克立即同意的鲁菲尔的提议。在鲁菲尔转身离去时,脸上不经意的划过一丝得意的神情。心中不屑地说:“我们来这里的确是为了赢得胜利,更是为了抢夺战利品,而不是来和野蛮人拼命的。”

 沃克看着鲁菲尔的背影,脸上也露出得意的笑容,他轻声地念叨着:由英国人开起的胜利,划分利益的时候,当然要以英国为主。

 确定了进攻方案后,开始安排明天的进攻次序,准备明天的炮弹,补充明天需要的给养。整个英法联军的阵地上,忙碌起来。

 在英法联军为明天进攻做准备的时候,磐石村阵地、明溪村阵地、夹山村阵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连夜加紧修工事。白天被炮弹炸毁的工事,要重新修起来,实在无法重修的,也要因地制宜地重新设计。

 接手磐石村的44团,满编2090人,团长王沪生,江苏杭州人,在上海出生,所以叫沪生,但之前的人生,大部分时间依然在杭州。1900年4月,随族叔来东北谈一笔皮货生意,事后遇土匪杜立三,商队十几人,就他一个逃了出来。身无分文的他,四处流浪,以乞讨为生。1901年7月初,禁卫军在八角台镇招兵,他为了吃口饱饭,参加了这个叫禁卫军的大团,从些开启了他的从军生涯。1902年8月1日,参加了朝阳陆军讲武堂第一期六个月的培训。1904年11月1日,禁卫军全新整编,他被提拔为第9师第44团上校团长。

 王沪生,在东北时间长了,从军时间也长了,细腻的南方人,已经有了英武的北方相了。他大马金刀的跨坐在一块被鲜血染花的大石头上,大声喝道:“43团没打完的仗,我们44团接下了,他们没丢的阵地,我们也要守住,记住了吗?”

 “记住了。”抢修工事的士兵们,一边一铲接一铲地铲着满是弹片的焦土,一边头也不抬地回答。

 王沪生非常满意战士们的回答,声音里带着一往无前舍我其谁的自信劲。

 9师长田劲把守在前沿阵地的三个团主要领导叫到师指挥部,商量明天的防守计划。

 田劲认为,明天的防守和今天完全不一样,因为我们在这里只守两天,明天是最后一天,阵地的重要性已经不能和今天相比了。今天可以像,也必须像43团那样坚决守住,明天就未必了。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必须从这里撤出。后面有石焰的第10师卡在那里,张网以待呢。所以,明天,我们的阵地,要变成诱饵,让敌人可以看到,也有机会摸到,甚至可以是几乎吃到,但就是不能真正得到。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暂时放弃阵地,让给敌人,然后用我们事先标定好诸元的fA-112夺回来,继续用这个血肉磨坊磨死敌人。我们既要让敌人看到我们坚守阵地的决心,又要让敌人看到夺取阵地的希望,为了这个阵地,反复拉锯,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反反复复,无穷匮也,但是,这个不能动的诱饵,如何变成能调动敌人节奏的活饵,回阵地上自己想。我的目的只有一个,成功守到明天太阳落山,我们就功德圆满。

 田劲最后向三位团长确认:“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三个团长齐声回答。

 “好”田劲停了一下,又道:“今天明溪村的45团伤亡也不小,42团接手45团的明溪村阵地。45团成为全师总预备队。”

 “是”42团和45团,两位团长齐声回答。

 “去吧。”田劲下了逐客令。

 北方经济特区广播电台,晚上八点的《新闻联播》准时开始。

 当女播音员蔡妙妙沉痛的念出“4月20日,拦截在锦州磐石村阵地的禁卫军9师43团一共阵亡1227人,重伤207人,余者全部带伤……面对数倍强敌,敢打敢拼,死战不退,全员挂花,死守阵地不失……团长王松上校,全身挂花十七,失血过多,昏倒在阵地上……”

 接下来的下一条消息已经没有人再听了,四十分钟的《新闻联播》,守在收音机旁的听众,只记住了开头的第一条,无数的人流泪了,无数人震惊了,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他们离大凌河还那么远,能有这样的军队守护着我们,此生何其有幸。无数17到24岁的年轻人,做出了参军的决定,能参加这样的军队,此生无憾。

 慈禧太后也失神了,马宝瑞和李莲英对视了一眼,马宝瑞先开口了:“老佛爷,9师还有四个团呢,也不差,守得住。”

 慈禧摇了摇头,从椅子上站起来,李莲英马上轻轻地托起慈禧的小臂,来到仪銮殿门口,看着漆黑的夜空,良久,轻轻地摇头:“想我大清,刚入关那会儿,也尽是能征惯战的儿郎,气吞万里如虎,可是如今……尽是不肖子孙,拿不动刀兵,上不了战马,除了提着鸟笼,就是逗蛐蛐。”慈禧无奈的摇头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