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哈拉和林

第154章 死战不退

工兵铲卡在对方骨头里拔不出来了,毫不犹豫,直接上嘴,用牙齿咬,用手指抠,用头撞,都是脑袋,都是骨头,谁比谁差呀。教官说手肘是人体最硬的部位,直接上肘,照着敌人的面骨,先来一肘,一肘不行,再来第二肘。敌人的面骨就这样烂了,踩着敌人身上拔出工兵铲,冲向下一个敌人。

 整个43团阵地,成了一个血肉磨坊,冲进阵进的英军士兵,和禁卫军战士一起,被磨成了碎肉。

 团长王松提着工兵铲,身后是警卫通讯排、团部、后勤、卫生队,人人一把工兵铲,冲了进去。这位1901年6月参加禁卫军的老兵,心中的坚持从未放弃,禁卫军就是他的命,43团的荣誉就是他的命,他不允许输,他可以死,但不接受这样的失败,王松的身影几个闪现就淹没在混乱的战斗里。他不知道手中的工兵铲,铲下了几颗脑袋,为多少英军士兵剖开柔软的腹部,也不知道自己身上被敌人的刺刀划开多少个伤口。身上的血,有自己,也有敌人。只要自己还在站着,手中的工兵铲就不会停下。一个又一个的敌人在自己眼前倒下,自己也几十次的跌倒,又立即爬起来,扑向眼前的敌人。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英军士兵不理解禁卫军战士,为什么他们这么拼命,后撤或投降都有机会活下来,他们为什么一步不退,为什么非要拼命,活着不好吗,但我想活着,我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可不是想死在这里的。英军士兵们的内心产生了犹豫,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这更加致命。

 相对的,禁卫军士兵却没有这种想法,他们的想法十分简单可笑,就是要弄死你,没别的,就是这么简单。刺刀、枪托、工兵铲,沙子、石块、砖头,拳头,手肘、膝盖、牙齿、手指甲、坚硬的额头,甚至眼神和吼声,都是他们的武器,两手空空的时候,想到什么用什么,看到什么用什么,无所不用其极,就是为了弄死你。

 沃克握住望远镜的双手在颤抖,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他们的长官都给他们灌输了什么东西,为什么要这样?这不过是一个距离朝阳还有近一百公里的小阵地,离最后决战的那个大凌河防线,还有七八十公里的距离,需要这么拼命吗?

 禁卫军的遮蔽火力很强,后续的英军很难穿透火力网,这样的命令也无法下达,没有士兵会顶着炮火向前冲。他们不远万里来此,尽管不想承认,但他们确实是来抢劫,不是来送死的。

 沃克痛苦地放下了望远镜,一旦敌人的预备队上来,那些冲进敌方阵地的英军士兵,结果可想而知,事实也确实如此。

 充作预备队的42团和44团,终于从两侧的山坡上跑回来了,直接冲进了43团的阵地,两个团,将近3000人(没全回来),战场形势瞬间改变。被fA-112式轻型榴弹炮遮蔽后的战场,英军后继无力,在3000名生力军的加入后,变成了一发而不可收拾的败退,不得不退,否则都会被留在阵地上。

 fA-26、fA-42,再次开始怒吼,子弹像瓢泼大雨一般射向败退中的英军士兵,

 fA-1903、fA-1,也开始了稳定射击,把子弹不断的射进英军士兵的后背。

 fA-64、fA-80,也加入了进一步的绞杀之中。

 fA-112榴弹炮的炸点,在前沿观察哨的指点下,图上作业,角度不变,B点向前延伸,炮弹追着英军士兵向前延伸。

 “老天保佑,上帝呀,从今天开始,我要信佛了,无量天尊,英国人终于被赶出了阵地。”腾冲举着望远镜,对着话筒大喊。腾冲,从英军冲进43团的阵地开始,嘴就没停下,说得口干舌燥。战况越来越危险,如果英军冲过来,他们这个“战场特别报道”直播团队,都将是危险的,但是他们却没有选择先撤走,而是继续报道,把战场上最真实的情况,用他的语言,描述给收音机旁的听众们。

 事后有人问起腾冲,当时为啥不先撤走,腾冲回答他,我们当时所有人都忘记了,没有想到这一点,甚至有些同事还要上战场帮忙。

 通过腾冲的描述,让无数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们,了解了战场上的残酷,了解了禁卫军战士在与什么样的对手作战。北方经济特区花费了天量的军费,训练出来的禁卫军,是可靠的,是可以被相信的,是值得他们拥护和爱戴的。

 听到这句话,守在收音机旁一天的慈禧太后,一颗高高悬起的心,终于轻轻落下了。

 李莲英上前,谄媚的说道:“老佛爷,一天了,也该歇会儿了。再打也得是明天了,您这一天没吃东西了,小李子担心您的身体。”

 “罢了,那今天就这样吧!”慈禧让人关了收音机,这才发觉自己确实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