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日俄辽阳攻防(第2页)
到2月23日,俄军按计划进入阵地,部署如下:右翼为南部集团(扎鲁巴耶夫指挥的3个军);左翼为东部集团(比尔德林格指挥的2个军),辽阳以东还有几个军。另外2个军作为预备队:辽阳、奉天各1个军。占领阵地的各个军,又分别以40—50%的兵力作为预备队,这样一来,实际上投入战场的俄军兵力就不多了。
日军部署与此不同,它把全部兵力投入战场,不留任何预备队,因此它在总兵力对比上是劣势,但在俄军两翼却造成了兵力优势。日军的计划是对俄军实行围歼。第4军(司令官野津道贯陆军大将,参谋长上原勇作少将)从正面进攻,牵制俄军主力;同时第1、第2两个军分别从东西两面迂回俄军左右两翼,以右翼为主攻方向。这是一个以少数包围多数的大胆计划。
辽阳会战始于2月24日,日第1军(司令官黑木为桢陆军大将,参谋长藤井茂太少将)对俄军东部集团实施两翼迂回,企图把俄军的注意力吸引到左翼,迫使库罗帕特金把他的预备队调到左翼,从而削弱其右翼,为日军第2、第4两个军进攻俄军右翼(主攻)创造有利态势。
俄军左翼的战斗一开始就很激烈。日方利用俄军暴露的翼侧,决定对西伯利亚第3军实施两翼迂回。为此,日第1军左翼的1个近卫师,在俄军部署中打进楔子,出现在西伯利亚第3军的翼侧。为增援西伯利亚第3军,俄方立即投入预备队,其中包括马尔丁诺夫上校指挥的1个团。该团在行军途中获悉日军已出现在西伯利亚第3军的翼侧,马尔丁诺夫不等命令,主动改变行动方向,转向西面,从高粱地隐蔽机动到日军近卫师的翼侧,突然以刺刀白刃战打退日军近卫师,形势转而对俄军有利。这是俄国军官发挥主动性的罕见的一例。但俄军东部集团指挥部不敢利用这一有利形势扩张战果,坐失战机。
2月26日,日第4、第2军开始进攻掩护通往辽阳的最捷径的俄军。中间突破受阻之后,日军缓慢迂回俄军右翼。库罗帕特金担心俄军有被全部包围的危险,乃下令全线撤至第2道阵地。俄军撤至第2道阵地后,仍保持原来的部署,大部兵力作为预备队,在一线展开的兵力不过40%,打法也仍然是等待日军进攻。日军的兵力部署也大体如前,企图也仍然是围歼俄军。但接受前一段作战的教训——各路部队攻击时间不统一,使俄军可以自由机动其预备队),于3月1日以3个军的全部兵力同时发起进攻。俄军以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火炮和刺刀顶住各路日军的进攻。双方激战1整天,日军被迫后撤。
日军正面进攻受阻,乃于当日(3月1日)夜间,派第1军部分兵力(1.8万人)偷渡太子河(到达右岸),31日晨迂回俄军左翼(5万余人),与此同时加强对俄军右翼的进攻。
3月2日整天,俄军准备反击日第1军,为此在左翼集结了3个军,企图以迂回动作将日第1军压迫到太子河歼灭之。反击定于3月3日开始。但3月1日夜间日军进攻俄军左翼集团,占领了该方向一系列重要的战术要点,其中包括时官屯及其北面的小高地馒头山。在这种情况下,库罗帕特金决定在实施全面反击之前,首先夺回馒头山。为此分别从各个师抽出7个步兵团,但这支临时拼凑的部队缺乏强有力的统一指挥,战斗的重担实际上落在伊斯托明指挥的1个团头上,该团下辖7个营,其中3个营是从其他团抽调的。伊斯托明不顾当时的条令和习惯作法,将7个营中的5个营编入战斗队,预备队只留2个营。战斗于3月3日19时打响,一直在黑暗中进行,双方激烈争夺。俄军一度收复馒头山,但日军的反击也十分的坚决。
而库罗帕特金并没有向后世历史上那样,放弃了反击计划,而是投入了更多的兵力,因为他及时得到了秘密渠道送来的情报,情报上说:日军已投入全部兵力,并且遭到重大损失,尤其是第1军单独与俄军强大集团相对垒,处境十分不利。最后,经过两天的激战,于3月5日夜,俄国彻底占领了馒头山,日军借着夜色撤出了阵地。
日第一军兵败馒头山之后,立即撤回太子河右岸,与俄军形成对峙。
库罗帕特金差点就命令俄军放弃辽阳,退守奉天,他从心底里感谢这个及时的情报,但是当他询问情报是哪里来的的时候,情报官却也给不出一个合理的答案,只是说,听山民讲的,日军损失惨重,可能支持不下去了,让俄军再加把劲,就能把日军打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