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哈拉和林

第71章 俄军再占奉天

两天后,戈辉收到了朝廷发来的电报,允许戈辉把总督衙门搬到朝阳,同意戈辉任命刘守信为奉天守备司令,也同意了在朝阳成立工业开发区一事,但朝廷不出一文钱,所需费用自行筹措。关于开采矿山,由戈辉自行决定。

 总算收到了朝廷的回复,现在戈辉可以大展拳脚了。戈辉本来也没指望让朝廷出钱,现在的朝廷自己都自身难保呢,哪有财力支持戈辉发展工业啊。

 早在半个月前,戈辉就分别给醇亲王载沣和慈禧太后各发了一封电报,分别详细说明了要在朝阳成立工业开发区的好处和必要性,希望皇上和太后能够恩准,为了方便近距离管理工业开发区,希望能把总督衙门搬到朝阳去,还向慈禧太后申请了八张开发矿山的龙票。

 其实戈辉不知道,成立工业开发区的事情,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朝中所有大臣的口径出奇的统一,全体反对成立工业开发区,因为李鸿章和张之洞等人的前车之鉴,离现在并不遥远。花了朝廷很多钱,却并没成事,所以所有人都认为发展工业,太不靠谱了。

 特别是袁世凯,他觉得戈辉真是异想天开,发展工业是动动嘴就可以的吗?那是需要用银子的,大量的银子,现在北洋常备军的建设还需要大量的银子呢,如果让戈辉发展工业,那会分去北洋常备军大量的军费,绝不能让戈辉搞成这个事情,所以他反对的最激烈。

 当然,有三个人还是支持的,这三个人分别是醇亲王载沣,光绪皇帝,还有慈禧太后。

 醇亲王载沣支持戈辉,是因为他去了德国,切身感受了德国强大的工业能力。他也迫切希望大清能发展工业,也希望戈辉能在前面帮他探探路,好让他在发展工业时少走弯路。其实很多时候,载沣还是很羡慕戈辉的,处江湖之远,不用操心朝廷的事情。

 光绪皇帝支持,是因为所有大臣都反对,所以他要支持,反正自己的意见从来都不算数,所以他坚决支持。

 慈禧太后支持,是因为她恨透了朝中这些大臣们,除了能吵架互相攻击之外,其它的什么也干不了。特别是看到袁世凯激烈的反对之后,慈禧太后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最后慈禧太后力排众议,同意戈辉在朝阳成立工业区,但朝廷不出一文钱,让戈辉自己筹钱。

 听了慈禧太后的话,所有的大臣都明白了,太后嘴上同意,心里其实是反对的。这算什么同意啊?不给钱怎么办工业啊?办工业可是烧钱的活呀!这不跟不同意一样嘛。朝中所有的大臣都在等着看戈辉的笑话呢。

 收到太后电报第二天,戈辉带着田劲和孙婉儿,还有总督卫队离开了奉天,先去八角台,然后再去朝阳。

 刘守信一直把戈辉等人送出德胜门外,看着戈辉等人的远去的背影,刘守信知道,自己现在成了奉天的真正管理者了,天高皇帝远,天高任鸟飞,真的没有人管他了,看来戈辉对他还是不错的,要不是他当初从中引荐,戈辉也不会有今天。可他哪里知道,戈辉这是在害他。

 1902年7月5日,戈辉等人回到八角台。

 1902年7月7日,戈辉率领四个团的禁卫军离开八角台,目标朝阳。

 禁卫军第五团和第六团留在了八角台。五团长许明担任八角台军事基地留守司令,六团长刘城担任副司令。这两个团以后的主要任务就是维护八角台基地及其周边的治安,还有守护禁卫军烈士公墓。

 1902年7月12日,戈辉到达朝阳,并立即住进了在朝阳县城外面新建的东北三省总督衙门,同时也是东北禁卫军司令部。

 东北三省总督戈辉将总督衙门搬到了朝阳,立即引起了所有列强的注意。所有列强都认为,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信号。很可能戈辉会在朝阳有更大的动作,所以列强们都加强了对朝阳的情报收集。

 就在戈辉到达朝阳的当天,俄军占领了铁岭,紧接着兵锋直指奉天。

 奉天守备司令刘守信一边亲自去和俄军交涉,一边派人通知已经到朝阳的总督戈辉,同时发电报给朝廷报告俄国人撕毁了《交收东三省条约》。

 俄国的阿列克夏耶夫将军根本就没给刘守信见面的机会,他也不想见到刘守信。急得刘守信如热锅上的蚂蚁,奉天他是不敢丢的,可他也绝对不敢阻止俄国人的进攻。如果就此放弃奉天,那丢失奉天的责任铁定落到自己头上了,自己的死期也就到了。他万万没想到俄国人这么快就撕毁了与大清的条约,自己怎么这么倒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