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游击总结(上)(第2页)
戈辉很赞赏地点点头,白起真是个人才,他已经把游击战上升到运动战的层次,进而又到了战略层面,以后得好培养,希望他能成为像战国时代的军事家白起那样的名将。
白起继续道:“两个多月来我们经历了近百场的战斗,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我们双方的武器都很单一,我们都使用的是水连珠步枪,俄国人充其量有个小山炮,那还得在靠近平原地势相对平缓的地方,在大山里他那小山炮就带不进来了,最后还得靠水连珠步枪一枪一枪的打,俄国人能追着我们满山跑,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厉害,而是他们人多枪多,如果我们也有足够的枪,足够多的战士,被追着跑的就是俄国人。说到底,是我们不能生产枪支,所以才让俄国人跑到我们的土地上追着我们跑,如果有一天,我们能自己生产枪支,生产火炮,那时谁敢来抢我们的土地,我一定留下他来肥地。”白起说到这里已经咬牙切齿了。
“说的好!”在座的所有人一起为白起叫好。
白起还没说完呢,他继续:“两个多月来,我们不停的战斗,跋山涉水、钻山沟、钻树林、枪林弹雨里走独木桥,摸着黑在山涯边和敌人捉迷藏,背着十几斤重的东西在大山里飞跑、不论有多危险,不论敌人的包围圈有多大,我们就凭着两条腿,把俄国人的几千条腿远远的落在后面。他们比我们强壮,比我们高大,我们为什么能做到?因为我们训练过,因为我们接受过最有针对性的训练,因为我们接受过最好的训练,因为我们接受过最艰苦最残酷的训练,我们为什么愿意打仗,因为训练比打仗艰苦多了,是不是?战斗力哪里来,战斗力是从训练里来的,为什么我们屈屈不到三百人就取得这么大的战果,忠义军那么多人日子过的却很艰苦,正规军和乌河之众的差别就在这里,司令说过,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句话,我想到什么时候都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白起的话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大家不住的点头。
白起还没有说完呢,他继续:“两个多月来,我们与俄国人打了近百场的战斗,哪一场不是生死存亡生死一线之战啊,可我们现在虽然差不多都带着伤,但我们都还活着,我想这里除了我们接受过最严格的训练之外,除了运气之外,我想我们在打仗的时候都真的动脑子了,在枪林弹雨中,我们没有盲目的去开每一枪,我们在听从指挥严格遵守战场纪律的同时,我们也真的去仔细思考了,怎么样才能既保存自己,又大量的杀务敌人。如果每个人在战斗中都学会动脑子打仗,那么我们在日后的战争中就会更有胜算。”
戈辉和其它主要军官都不住的点头认可白起的话。
白起最后说道:“我们一排的总结就这些,其实这些大部分都是战士们总结的,我只是把战士们的想法归纳到一起而已,谢谢大家。”白起最后给大家敬礼。
戈辉吊着膀子站起来:“大家都听到了一排的总结,我觉得很好,一排确实深入思考,深入总结了。接下来,我们一起听听二排是怎么总结的。”戈辉看了看二排长连罡:“二排长,该你了。”
二排长连罡站了起来,首先给大家敬礼,然后开口道:“刚才听了一排的总结,我们二排也很受启发,一排总结的非常好,我们二排就不重复了,我想在其它方面谈一下我们二排的想法。”连罡停了停,环视了一下,开口道:“通过这两个多月来的战斗,我们发现武器的单一制约着我们战术的使用和对战场形势的把握,如果能有携带方便的小炮,如果能有能连续射击又携带方便的枪支,那我们的战斗就会完全是另一种情况。弓箭的出现,让战斗可以在短兵相接之前就已经开始,就已经开始杀伤敌人了。弩的出现,让士兵不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就可以在更远的距离杀伤敌人。每当新式武器的出现,都会对战争形势产生巨大的影响,武器和人是战争中必不可少的同时存在的,那么我们禁卫军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除了要进行更贴近实战的训练之外,还在要武器上有更多的建树,否则八旗兵就是前车之鉴,八旗兵并不是不能战,并不是一味的一战即退或投降,而是实在是器不如人,用大刀片对子弹,胜负立现。敢去当兵,就不怕死,怕的是白白的去送死。我这样说,并不是说,如果我们没有像敌人那样的武器,我们就不去战斗了,为了国家民族,为了老百姓不再受苦,我们愿意去死,我们的死也会让后人永远铭记,但如果我们有更好的武器,那样就会有更多的军人活下来,这样不是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