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禁卫军葬礼(下)(第2页)
两天后,老河滩禁卫军烈士公墓。禁卫军全军在公墓集合。
七名战士的棺木,每个棺木由五名禁卫军战士和一名高级军官抬着。禁卫军十一名高级军官中,戈辉、宁远、程天运等七名高级军官和战士们一起抬烈士的棺木。
八角台商会的人,以及全镇的老百姓都来了,他们再一次见识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葬礼。战士的坟墓也不一样,只看到五寸厚,十五寸宽的石碑,石碑后面是平平的土地,连个坟头都没有。
七名英勇牺牲的烈士,并排安葬在老河滩禁卫军烈士公墓,每名烈士的坟前都立着一个大理石的石碑。碑文上写着牺牲战士的生卒年月日,所属部队具体到班排。(其实禁卫军现在只有班排)
最后,禁卫军全体在七名烈士墓前,敬礼,接着脱帽,默哀三分钟。接着由五十名禁卫军战士,站成整齐的五排,在指令官的口令声中朝天鸣枪十二响,向天告慰亡灵,表达对牺牲战士的哀悼和祝福,以及对牺牲战士短暂从军生涯的肯定。
葬礼办得庄严肃穆,又不拘一格,让这些久居穷乡僻壤的人们大开了眼界,原来葬礼还可以这么办。这在所有的战士心中和八角台镇老百姓心中,荡起了阵阵涟漪。这几天因为这场别具一格的葬礼,不管是参与者,还是看热闹的,都从这里读出了很多东西。其中有一点,是所有人共同的看法,那就是禁卫军和其它的军队不一样,参加禁卫军,活着有尊严,死了也有尊严,死后家属还会得到照顾。这一切,对八角台的老百姓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特别是对小姑娘王春妮,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让她萌生了参加禁卫军的想法,杜立三被打死的那个夜里,几名禁卫军战士冲进房子里救她时,那高大的身影彻底震撼了小姑娘的心灵。这一次在追悼会和葬礼上,身穿军官服的戈辉等主要军官更是帅得一塌糊涂,小姑娘彻底迷上了禁卫军那身军装,参加禁卫军成了她最想最想做的事了。所以葬礼一结束,她就跑到禁卫军的军营找到戈辉,严肃地告诉戈辉:“我要参加禁卫军。”
戈辉看着眼前这个小姑娘,水灵灵的,长的很可爱。他立即对这个小姑娘产生了好奇:“你叫什么名字?”
王春妮立即回答:“王春妮。”
戈辉笑问:“你要参军?你才多大呀,我们这里不收娃娃兵。”
王春妮坚定地说:“我不小了,我都16岁了。”
戈辉笑了:“我们有规定,不是不可以招收女兵,只是女兵的年龄不能小于19岁,而且必须识字才行。”
王春妮急道:“我识字。”
戈辉诧异道:“你识字?你怎么识字的?”戈辉实在看不出眼前这个小姑娘会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小姐。
王春妮突然眼睛里流出了泪水:“我是从小就和我爹学写字,我爹爹是浙江海宁的都察御使,我六岁那年,我爹遭人陷害被打入大牢,腿就是那时候被打瘸的,后来还要被杀头,好心的劳头知道我爹是好人,于是偷偷的把我爹放了,我爹带着我逃到了关外,躲到老牛窝棚村以种地为生。前几天土匪杜立三来到我家,杀了我爹,抢走了我。后来是你们禁卫军救了我。”
戈辉这才明白,原来这个就是那天晚上那个小姑娘,戈辉一点都没有想起来。
戈辉叹了口气:“原来你还算是出自官宦之家,怪不得说你识字呢,我对你爹的死也深表同情,你自己也不要再难过了,毕竟人死不能复生。”
王春妮点点头,又道:“我的命是禁卫军救的,所以我就要当兵,从此我生为禁卫军的人,死为禁卫军的鬼。”
戈辉差点没笑出来,这都是发的什么誓呀,戈辉还是摇了摇头:“我虽然喜欢会识字的兵,但你还是太小了,三年后我一定收你当禁卫军。”
王春妮大喊:“不,我等不了了,我现在就要当兵。”
戈辉再次严肃地说道:“你要知道,当兵可是要受大苦的,比你想象中的更苦,你受不了的。”
王春妮咬着牙坚定地说:“戈司令,请相信我,我受得了,什么苦我都吃得了,什么罪我都受得了。”
戈辉叹了口气:“我答应你了,过些天我让人带你去镇妖峰训练基地,如果受不了,就告诉教官,他们会安排你在后勤区生活。”
王春妮再次强调:“我一定受得了。”
戈辉点点头:“你回张会长家等消息吧,可能再过几天就要出发了。”
王春妮笑了:“谢谢戈司令。”然后高兴的跑了。
看着小姑娘的背影,戈辉无奈地摇摇头,就让她在镇妖峰后勤区待着吧。
葬礼结束了,第二天开追悼会。戈辉组织大家在大食堂一起回忆七名战士生前的点点滴滴,大家一起追忆一起生活、训练、战斗的日子,每一名战士都把记忆中的他们说出来,分享给大家,记住他们的好,记住他们的音容笑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