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禁卫军葬礼(下)
张景惠走过来:“戈老弟,需要哥哥的地方,尽管说,哥哥我能帮的,一定不含糊。”
戈辉向张景惠一抱拳:“那兄弟我就不客气了,我现在需要一个书法好的人,帮我写碑文,还需要几个石匠,我要做七个石碑。还有木匠,做七口棺材。还有裁缝,我要做七面军旗。不,八面,禁卫军自己也要留一面。以上这些东西除了石碑以外,其它的希望明天之内就能完成。”
张景惠马上答应:“没问题,我一定找来最好的石匠,最好的木匠,最好的裁缝,还有书法写的最好的人。”
戈辉再次抱拳:“那就拜托老哥了。”
中午刚过,张景惠就把石匠、木匠、裁缝、还有书法家都找来了,和他们一起来的是石材、木材、还有戈辉要求的红布。
戈辉分别把七名牺牲战士的碑文交给了书法家和石匠,然后带着木匠去做棺材,最后带着裁缝请他做八面军旗,红底金字,大红色的背景上写着四个粗宋体的金黄色大字“禁卫先锋”。戈辉本以为这些能在明天之内做完就不错了,没想到,第二天早上就做好了,师傅们一夜未睡,连夜赶制出来的,感动得戈辉热泪盈眶。
第二天,一个目前还未投入使用的大食堂,被装饰成了一个灵堂。灵堂四周堆满了战士们昨天连夜亲手扎制的花圈,灵堂正面也堆满了花圈,不同的是,正面还用大字写着七个牺牲的战士的名字:胡小同、张顺、刘水根、王晴、赵山、赵平、何勇。由于没有照相设备,只能写名字了。一排排的挽联,是戈辉和其它主要军官以及各排排长写的。灵堂的背景以白色为主,白色的挽联黑色的字搭配绿色的松柏,灵堂正面最上面写着一排黑色的大字“沉痛悼念在反抗侵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英雄”,一切都极尽哀荣肃穆。七个并排放置的棺材都用花草和松柏装饰得极为漂亮,每个棺木上都盖着一面禁卫军军旗。棺木两旁各站着八名手臂上缠着黑纱军装笔挺的禁卫军士兵守灵。灵堂门口也有八名军装笔挺的禁卫军士兵站在大门两侧。
张紫云带着八角台商会的人前来吊唁,他们活这么大,第一次见识了一个完全不同风格的灵堂。没有人哭丧,没有请跳大神的,也没请和尚念经,有的是花圈,挽联、鲜花、松柏、军旗,还有庄严肃穆的战士守卫在灵堂门口。
戈辉等十一名主要军官,今天都以军官服出现在所有人面前,严肃而笔挺的军装,穿在七名年轻的军人身上,英气严肃,不怒自威。
以戈辉为首,除了站岗的和守灵的士兵以外,其余的禁卫军士兵都来到灵堂,站成一个长方形的纵队,这时只听一声气沉丹田的口令:“立正——,敬礼——。”近三百名禁卫军军人整齐划一地向牺牲的七名战士庄严的敬礼。
又是一声口令:“脱帽”。
所有人齐整划一地摘下了军帽,放在左手边托着。然后近三百名禁卫军军人向七名牺牲的战士三鞠躬。
戈辉走到前面,掏出已经写好的悼词,沉痛地念道:“我们沉痛悼念在与俄军作战中英勇牺牲的胡小同、张顺、刘水根、王晴、赵山、赵平、何勇等七名禁卫军战士。他们在1901年5月6日夜里,与俄军的交战中…… ,今天,他们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们是为了反抗侵略而牺牲的,是为了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独立自由而牺牲的,他们的死,重于泰山!”
“今天我们在这里,当着众多八角台父老乡亲的面为他们送行。我们活着的人将沿着烈士的遗志继续战斗,直到把侵略我们家园的列强全部杀光,我代表禁卫军全军向烈士们发誓:杀我同胞者,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犯我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戈辉发出了最后的怒吼。
近三百名禁卫军战士怒吼着重复:“杀我同胞者,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犯我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
接着,禁卫军副司令兼总参谋长宁远走上前来,大声宣布七名牺牲战士的抚恤标准。以及战士家属的安排。
接着,全体禁卫军战士从右至左,按顺序围绕着七具棺木走了一圈,最后走出灵堂。
戈辉这样做不光是为了那牺牲的七名战士,戈辉也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每一名禁卫军战士,我们的牺牲是有价值的,我们的牺牲是会被永远记住的,我们的牺牲更是为了更多人能活得更好。
张紫云从戈辉的悼词中也听出来了,牺牲的战士不是死在与杜立三匪帮交战中,而是死在了与俄国老毛子的交战中。他们是怎么遇到老毛子的呢,不过,与老毛子恶战一场,还能全身而退,而且还能赶回三百驾马车,这个战力实在是太强悍了。
禁卫军自己的仪式走完了,该轮到八角台商会的头面人物们吊唁了。张紫云带队,像刚才禁卫军那样,有选择的有样学样的走了一个过场。虽然是走过场,但张紫云也看出门道来了,戈辉这样做不光是为了死去的战士,也是做给活着的战士看的。这一手“死人的文章”做的妙啊,张紫云不得不重新认识戈辉这个人了,他不光会打仗,会说敞亮话,还会做“文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