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前朝余孽(第3页)

 他退回队伍中,与众人低声商议:“正面强攻很容易,就是怕有后路,而且里面的情况也不熟悉,容易给自己制造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要速战速决。咱们先想办法引开这些守卫防止里面的人心生警惕,我们再再伺机而动。”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决定由几名擅长隐匿的护卫绕到山洞后方,制造动静,引开洞口的守卫,而九皇子则带领其他人趁机从正面攻入。

 计划既定,众人迅速行动起来。不多时,山洞后方传来一阵嘈杂的声响,守卫们听到动静,立刻紧张起来,纷纷朝着后方跑去查看。九皇子见状,立刻带领众人冲向山洞入口。他们如同一群暗夜幽灵,迅速穿过洞口,进入山洞内部。

 山洞内,通道错综复杂,宛如迷宫。九皇子等人小心翼翼地前行,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突然,前方传来一阵脚步声,九皇子等人立刻停下脚步,隐匿在黑暗之中。只见一群死士手持武器,匆匆赶来。九皇子给众人使了个眼色,众人瞬间暴起,与死士们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一时间,山洞内喊杀声震天,兵器碰撞声不绝于耳。九皇子身先士卒,他的灵力如汹涌的波涛,在山洞内肆虐。每一次出手,都有死士倒下。天境前辈们也不甘示弱,他们施展出各自的绝技,杀得死士们节节败退。

 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九皇子等人逐渐逼近山洞深处。那自称前朝皇孙的男子,听到前方传来的喊杀声,脸色大变:“怎么回事?怎么会有人找到这里?”他匆忙召集剩余的死士,准备负隅顽抗。

 “皇孙殿下,大势已去,投降吧!”九皇子的声音如洪钟般在山洞内回荡。皇孙咬牙切齿,眼中满是不甘:“想让我投降,绝不可能!弟兄们,跟他们拼了!”

 但他的抵抗只是徒劳,九皇子等人势如破竹,很快便突破了死士们的防线,将皇孙团团围住。皇孙看着周围寒光闪闪的武器,知道自己已无路可逃,他仰天长叹:“天不助我!”最终,他放下了武器,被九皇子等人擒获。

 这场反叛还未真正开始,便被九皇子成功镇压。九皇子看着被押解的皇孙和一众死士,心中感慨万千:“妄图颠覆大尚国,破坏百姓安宁,你们的下场,便是最好的警示。”

 九皇子眉头紧锁,凝视着被押跪在面前的前朝皇孙,目光如炬,试图从他的神情中捕捉到一丝有用的线索。“说,还有哪些前朝余孽和反贼窝点?莫要妄图隐瞒,否则休怪本皇子不客气。”九皇子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在山洞内回荡。

 前朝皇孙却紧咬牙关,眼神中满是倔强与不甘,一言不发。九皇子见状,心中暗忖,此人怕是不会轻易开口。思索片刻,他周身灵力涌动,缓缓开启了天道之眼。刹那间,一道神秘的光芒从他眼中射出,如同一束穿透迷雾的强光,直逼前朝皇孙的灵魂深处。

 随着天道之眼的开启,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逐渐在九皇子的脑海中浮现。当年,前朝局势动荡,这位皇孙的父亲在皇宫岌岌可危之时,匆忙出逃。他们乔装打扮,怀揣着从皇宫带出的财物,打算混出城去。然而,命运的巧合总是让人始料未及,还没走到城门口,就被他曾经在进城门时突发善心救下的守门小卒认了出来。

 小卒心怀感激也是为了报恩。他深知皇子此刻出城难如登天,便对他说:“现在完全不可能出城,您得在京城里面藏些时日,等风声松懈下来才好出城。”随后,小卒将皇子藏在了自家的地下暗室。暗室虽然隐秘,但布置得倒也周全,有床榻供人休息,有桌椅摆放,还有蜡烛照明,甚至备有书籍可供消遣,只是皇子被困其中,不得外出半步。

 而皇子的其他随从,则在小卒的介绍下,分散到京城各处当杂工,隐姓埋名。日子一天天过去,城门的守卫果然逐渐松懈。在小卒的帮助下,皇子和随从们大摇大摆地出了城,踏上了逃亡之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一路向西,途中见到许多伤残的前朝军队士兵,因没钱医治而痛苦呻吟。皇子心生怜悯,拿出钱财请了郎中,专门为这些伤兵诊治。这些伤兵感恩戴德,伤愈后,不少人便追随皇子,成为了他的死士。

 后来,皇子找到了这个山洞,便在此定居下来。然而,多年的逃亡与复国无望的压力,让他郁郁寡欢,在生下眼前这个皇孙几年后,便郁闷而死。而这个山洞周边区域的反贼窝点,正是皇子当年救助的那些人发展起来的。随着时间推移,人员越来越多,其中一些老人始终抱着复国的执念,这才有了九皇子在天道虚空查看到的反叛迹象。

 九皇子收回天道之眼,心中五味杂陈。他看着前朝皇孙,缓缓说道:“你父亲一生坎坷,却也心怀仁义,救助了不少人。但复国之事,早已是昨日黄花。如今大尚国百姓安居乐业,任何妄图挑起战乱、破坏和平的行为,都不会得逞。”

 前朝皇孙听着九皇子的话,眼中的倔强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迷茫与落寞。他长叹一声:“罢了罢了,事到如今,多说无益。只望殿下能善待那些追随我父的人,他们大多只是为了报恩。”

 九皇子微微点头:“本皇子自有分寸。对于那些真心悔过、不再参与反叛之人,朝廷自会给予他们重新生活的机会;但对于那些执迷不悟者,必将严惩。”

 说罢,九皇子命人锦衣卫将前朝皇孙押解下去,好吃好喝供着。等去到县城,让当地的锦衣卫把人送回京城让陛下处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