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天雷洗礼(第2页)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了君贤的善举。学堂里,学生逐渐增多,有渴望学医改变命运的寒门子弟,也有富家公子哥为求修身养性、探寻为人真谛而来;义诊棚更是每日人满为患,君贤从早到晚忙碌不停,却从未有过丝毫怨言。

 在教学过程中,君贤依旧延续着他独特的方式。他将《医术》与《人经》紧密结合,讲述病症时,穿插品德培养。比如,说到医德,他会严肃地看着学生们强调:“医者仁心,每一个病患都是在生死边缘挣扎之人,我们手中的医术是救命稻草,切不可因贪财、图快而误人性命,这是《人经》中‘仁’与‘信’的要求。”学生们听在耳中,铭记于心。

 而在这城镇里,君贤也遇到了不少挑战。有同行因嫉妒他的声名,暗中使绊子,散布谣言诋毁他;还有些权贵试图拉拢他,为己所用,许以荣华富贵,威逼利诱。但君贤不为所动,他以《人经》中的智慧坦然应对,谣言止于智者,面对权贵的拉拢,他只一句“吾志在育人济世,非名利所能动”便将其打发。

 岁月悠悠,在这城镇的一角,君贤的学堂和义诊棚已然成为了当地的希望灯塔。他培养出的学生,有的继承衣钵,行医四方,继续传递着仁心医术;有的将《人经》的智慧融入各行各业,成为正直善良、有所作为的楷模。

 与此同时,远在故乡的书禹也未曾辜负君贤的期望。他精心打理学堂,每日早早到堂,清扫整理,等待学生们的到来。授课时,他不仅传授知识,还时常分享君贤当年的教诲与故事,让师弟师妹们感受先生的风范。在他的努力下,村落里的学问传承从未间断,孩子们长大后,或成为守护家乡的中坚力量,或带着所学外出闯荡,同样将《医术》与《人经》的火种播撒到更远处。

 多年后,已两鬓斑白的君贤偶尔会收到来自各地的书信,或是学生们汇报成长与成就的喜讯,或是感恩戴德的肺腑之言。他坐在庭院的石凳上,逐封拆阅,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知道,当年自己的决定,无论是托付书禹,还是远行他方,都如同一颗颗种子,在岁月的滋养下,成长为庇佑世人的参天大树,而知识与品德的传承之光,将永远熠熠生辉,永不熄灭。

 山巅悟境,风云为证

 在城镇边缘那略显简陋却满溢着希望的学堂之中,君贤正沉浸于知识的传授。他身着一袭素色长袍,手持书卷,在讲台上来回踱步,嗓音沉稳而富有感染力,将《医术》与《人经》的精妙之处娓娓道来。台下,弟子们聚精会神,目光紧紧追随先生的身影,手中的笔在竹简上不停舞动,记录着每一个珍贵的要点。

 忽然,一股莫名的悸动涌上君贤心头,仿若一道电流瞬间贯穿全身,令他的讲述戛然而止。与此同时,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空毫无征兆地风云突变。狂风呼啸而起,似要将世间一切都卷入混沌之中,吹得学堂的门窗哐当作响,纸张漫天飞舞。弟子们面露惊慌,纷纷起身欲去关窗拾纸。

 “都坐下,莫慌!”君贤高声喝道,声音穿透风声,带着令人安心的威严。弟子们闻言,虽心有余悸,但仍依言坐回原位。

 转瞬之间,洁白如雪的云朵如汹涌潮水般从四面八方奔涌而来,层层叠叠,堆积如山,将那光芒万丈的太阳彻底遮蔽。天色迅速黯淡,仿若夜幕骤然降临。紧接着,白云仿若被墨汁浸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黑、变浓,诡异而压抑。云间,雷电仿若蛰伏已久的巨兽猛然苏醒,一道道刺目而狰狞的雷光闪烁跳跃,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每一道都似要将苍穹撕裂。

 君贤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预感,这天地异象,或许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顿悟契机。他目光坚定地看向弟子们,大声吩咐:“为师有事要出去一趟,你们在学堂好生待着,莫要乱跑,关好门窗,静待为师归来。”言罢,不待弟子们回应,他身形一闪,如离弦之箭般迅速冲出学堂,向着远处的山顶飞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