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重建家园
当部落最终抵达这片神灵指引的土地,眼前是一片未经雕琢的自然画卷,虽满是荒芜与未知,但也蕴含着无尽的可能。部落成员们望着这片土地,心中既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也深知重建家园的艰辛与不易。
老人站在队伍的最前方,手中紧握着根枪腰间挂着一把唐横刀。他目光深邃地扫视着这片土地,脑海中已开始勾勒家园的蓝图。在海风的吹拂下,他那饱经风霜的面容显得格外坚毅,花白的头发随风飘动,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他深吸一口气,然后转身面对部落成员,用沉稳而有力的声音说道:“我们的旅程虽充满艰辛,但神灵将我们引领至此,定有其深意。如今,这片土地便是我们的新家,让我们用双手和汗水,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起属于我们的繁荣!”
部落成员们齐声响应,他们的声音在空旷的海边回荡,如同战歌般激昂。随后,人们迅速行动起来,开始了家园建设的第一步——搭建临时住所。青壮年们手持斧子和框锯,走向附近的树林。他们挑选那些笔直且粗壮的树木,齐心协力地砍伐。每一次斧头落下,都伴随着树干的震动和清脆的声响,木屑飞溅在空中。在众人的努力下,一根根合适的木材被放倒并搬运回营地。妇女们则带着孩子们在空地上清理杂物,用树枝和藤条编织成简易的扫帚,仔细清扫着地面,为搭建住所腾出平整的空间。
搭建住所时,男人们将木材按照老人规划的布局摆放好,先用较粗的树干作为房屋的框架支柱,用铲子挖个深坑,树干就插入土地中填土夯实,以确保房屋的稳固性。然后,他们用树枝和藤条将木材横竖交错地捆绑在一起,编织成墙壁和屋顶的雏形。妇女们则用兽皮和宽大的树叶覆盖在屋顶和墙壁上,用来遮风挡雨。虽然这些临时住所十分简陋,但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却为部落成员们提供了一个温暖而安全的避风港。
在解决了临时住所的问题后,部落开始规划农田的开垦。老人凭借着多年的经验,选择了一块靠近水源且土地肥沃的区域。部落成员们拉着牛推着手推车车上放着曲辕犁和锄头,在老人的指导下,开始准备翻耕土地。给牛戴上牛轭,人在前面牵着牛,犁头插入泥土中,一边走一边控制着犁头,将杂草和石块翻出地面。这是一项艰苦而漫长的工作,但每个人都没有丝毫抱怨,因为他们深知,农田是部落生存的根基。在众人的努力下,原本荒芜的土地逐渐变得松软而平整,一行行整齐的田垄出现在眼前,仿佛是大地孕育希望的脉络。
为了确保农田的灌溉,部落成员们开始挖掘沟渠,将附近的溪水引入农田。青壮年们在烈日下挥舞着石铲,一铲一铲地挖掘着泥土,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的动作却没有丝毫停歇。妇女们则用陶制的容器从溪边取水,倒入刚挖好的沟渠中,帮助冲刷泥土,加快挖掘进度。孩子们也在一旁帮忙传递工具,小小的身影在工地上忙碌地穿梭着,为家园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随着农田的初步开垦完成,部落开始建造各个工坊,同时考虑建造更为坚固和长久的房屋。这一次,他们采用了泥土砖头和石头作为建筑材料。男人们前往海边的悬崖和山地,开采合适的石块。他们用绳索和木杠将沉重的石块搬运回来,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形状堆砌起来,形成房屋的墙壁。妇女们则在一旁搅拌泥土,将泥土与水混合均匀,制成泥砖。她们用模具将泥砖塑形,然后放在阳光下晾晒,待泥砖干燥后,放进炉窖里烧制,用于填补石块之间的缝隙和建造房屋的内部结构。在建造房屋的过程中,部落成员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他们在房屋的设计上融入了部落的文化和传统元素,使得每一栋房屋都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场所,更是部落精神的象征。
除了居住、工坊和耕种,部落还需要建立起防御设施,以保护家园免受野兽和外敌的侵袭。男人们在部落的周围挖掘了深深的壕沟,壕沟内设置了尖锐的木桩陷阱。他们还在部落的入口处建造了坚固的木门,门上安装了木锁和门栓。在部落的四周,他们用木材搭建起了望塔,派专人在塔上站岗放哨,时刻监视着周围的动静。这些防御设施的建立,让部落成员们在新的家园中感受到了安全与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