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打铁木工匠(第2页)

 最后,老人用磨石对柴刀进行细致打磨。他沿着刀刃的方向,来回推动磨石,让刀刃逐渐变得光滑如镜。经过漫长而艰辛的锻打与打磨过程,一把锋利无比的柴刀终于诞生。智人们看着这把凝聚着众人智慧与汗水的柴刀,眼中满是兴奋与期待,他们知道,这把柴刀将为他们在丛林中的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无论是砍柴生火,还是制作其他工具,都将变得更加高效。

 在炽热的炉火映照下,老人与智人们开始了锻打铁凿、錾子和戗刀的重要工作。

 对于铁凿的锻打,老人先将一块合适的铁块放入熊熊燃烧的熔炉。待铁块被烧至通红,他迅速用铁钳夹出放在四方砧上。智人们轮流挥锤,重重地砸向铁块。老人在一旁精准地翻动铁块,每一次翻动都决定着铁凿的形状塑造。随着锤打次数增多,铁块渐渐变长,头部也在老人的引导下慢慢被锤打出尖锐的凿刃。经过反复加热与锤打,铁凿的刃口越发锋利,身部也变得笔直而坚韧,最后经过精细打磨,铁凿成型,其尖锐的刃口足以应对各种坚硬材料的开凿。

 接着是錾子的锻制。同样将铁块加热后取出,老人指挥智人重点锤打一端,使其形成窄而厚的錾头,錾头的顶端在不断的轻锤细敲下,被修整得极为锋利,如同鹰嘴一般。而錾身则保持一定的粗细和长度,以便于握持发力。在多次的淬火与回火处理后,錾子具备了良好的硬度与韧性,能从中劈开铁块,做成包钢打造刀剑 ,让刃口更加坚硬而刀身有韧性 不易折断。

 最后打造戗刀。选取一块较大的铁块,加热后在砧上进行大力锤打与延展。智人们奋力挥动铁锤,将铁块逐渐锻造成细长的形状,刀刃部分被特别加工,一侧刃口微微弯曲且极其锋利,另一侧则稍厚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戗刀的手柄部位也经过精心打造,用合适的木材安装并牢固固定,确保使用时的舒适性与稳定性。

 这些铁凿、錾子和戗刀的成功锻打,让智人们在木工、石工等工艺制作领域有了更为精良的工具。

 在那炽热的打铁场地,老人带着智人们开启了锻打木工锯片以制成框锯的艰巨任务。

 首先,老人从一堆精心准备的铁块中挑出几块质地合适的,将它们依次放入熊熊燃烧的熔炉之中。熔炉内的火焰呼呼作响,舔舐着铁块,铁块在高温下逐渐变得通红,宛如即将绽放光芒的炽热星辰。

 待铁块被烧得足够红热、具备了良好的可塑性后,老人迅速用特制的铁钳将其夹出,稳稳地放置在那坚实的四方砧上。一名强壮的智人早已手持沉重的铁锤,在老人的示意下,高高举起铁锤,然后猛地朝着砧上的铁块砸去。

 “当!”的一声巨响,火星四溅,铁块在铁锤的重击下开始变形。老人熟练地用铁钳翻动着铁块,指挥智人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力度进行锤打。就这样,铁块在一锤又一锤的猛烈撞击下,慢慢被拉长、变薄,逐渐有了锯片的初步形状。

 但这还远远不够,老人深知木工锯片需要精准的厚度和形状。于是,铁块一次次被放回熔炉重新加热,再取出继续锤打,反复多次,锯片的形状越发清晰、规整。

 在锯片大致成型后,老人开始对其边缘部分进行精细锻打。他拿起一把较小的锤子,用铁凿以三角型的方式敲掉着锯片边缘的形成锯齿状 并在锯片前后打上两个孔,在加热引导着旁边智人手中大锤的落点,让锯片边缘一点点变得更加锋利、笔直,这可是决定锯木效果的关键部位。

 接着,老人又指挥智人们打造框型锯的框架。他们选用坚韧的木材,用柴刀将其削砍成合适的长度和形状,再用藤蔓将它们巧妙地捆绑、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固的矩形框架。

 最后,老人将锻打好的锯片小心翼翼地安装到框架之中,用细藤条或兽皮制成的绳索将锯片固定在框架上,确保锯片能够在框架内平稳地来回移动。

 经过漫长而艰辛的锻打与制作过程,一把实用的框锯终于诞生了。智人们看着这崭新的框锯,眼中满是新奇与期待。

 老人带着智人们开始探索制作墨水的奇妙旅程。他们先在森林中寻找一种特殊的植物——五倍子。这种植物的虫瘿富含鞣酸,是制作墨水的关键原料之一。智人们穿梭在树林间,仔细搜寻,将找到的五倍子小心翼翼地采摘下来,收集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