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 集:传承与希望

汴京沦陷的那一日,战火纷飞,浓烟滚滚,哭喊声、厮杀声交织在一起,仿佛要将整个天地都撕裂开来。张择端紧紧抱着那承载着无数心血的《清明上河图》以及那神秘画卷的手稿,在混乱的人群中艰难地穿梭着,眼神中满是焦急与不舍,他一边躲避着金兵的追捕,一边大声呼喊着李逸的名字,可回应他的只有周围无尽的嘈杂。

 最终,两人还是在这战乱的漩涡中失散了,张择端望着那一片狼藉、尸横遍野的景象,咬了咬牙,转身朝着南方奔去。一路上,他风餐露宿,饿了就啃几口干粮,干粮没了便去路边寻些野菜充饥,渴了就喝那河里的生水,哪怕因此闹了肚子,也不敢有丝毫停歇。

 他身上的衣物早已破破烂烂,沾满了泥土与血迹,双脚也磨出了一个个血泡,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可每当他看着怀中那珍贵的画卷与手稿,心中就涌起一股力量,支撑着他继续前行。不知过了多少个日夜,走过了多少崎岖的山路、荒芜的原野,他终于来到了一个相对安宁的小镇。

 小镇不大,却有着别样的宁静,百姓们虽也面带忧色,担忧着那远方的战火会蔓延至此,但至少此刻,还能维持着正常的生活。张择端寻了一处破旧的屋子暂且住下,屋子四处漏风,夜里时常有寒风灌进来,冻得他瑟瑟发抖,但他却顾不上这些,一安顿下来,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整理自己的思绪。

 他坐在那简陋的桌前,借着微弱的烛光,再次展开了《清明上河图》。那画上的汴京繁华仿佛还在眼前,热闹的街市,熙熙攘攘的人群,鳞次栉比的店铺,每一处细节都倾注了他的深情。曾经绘制这幅画时,他满心都是对汴京的热爱,想要将这座城市的昌盛、百姓的安乐永远定格下来。可如今,一切都已物是人非,那繁华如泡沫般破碎,只留下了这画卷作为曾经美好的见证。

 而那神秘画卷,尽管有着诡异的气息,可这段时间的探寻,让他越发觉得其中可能隐藏着对未来的某种预示。或许那奇怪的符号、独特的画面,是先辈们想要传达给后人的警醒或是期许,只是还没能被完全解读出来。

 张择端深知,这段历史不能就这样被掩埋在战火与尘埃之中,他必须要做点什么,让后人知晓曾经汴京发生过的一切,知晓这两幅画卷背后所承载的意义。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将自己的经历以及对《清明上河图》的深刻理解统统记录下来。

 从那之后,每天天刚蒙蒙亮,张择端就起身,坐在桌前开始书写。他回忆着自己当初创作《清明上河图》时的点点滴滴,从最初的构思,如何一次次穿梭在汴京的大街小巷,去观察每一个人物的神态、每一处建筑的特色;到绘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那些不满意了又一遍遍修改的日夜;再到这幅画完成后,在汴京引起的轰动,人们围看着它时脸上洋溢的自豪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