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集传承诺函

你莫要再做无谓挣扎,把画交出来,我可饶你性命。”黑衣人压低声音,透着股狠劲儿。

 “哼,这画是我赵家传承之物,怎能轻易交于你这等来路不明之人,要拿画,除非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赵掌柜咬着牙回应道。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街上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巡街的士卒路过。黑衣人见状,狠狠瞪了赵掌柜一眼,不甘心地从后窗翻了出去,消失在了夜色之中。赵掌柜长舒一口气,瘫坐在地上,手却依旧紧紧抱着画。

 此事过后,赵掌柜深知这画怕是牵扯到了不得了的大事,决定去找老友李夫子商议。李夫子一生钻研古籍,博古通今,见多识广。赵掌柜带着画来到李夫子那有些简陋却堆满书卷的屋子,将发生的一切一五一十道出。

 李夫子听闻,眉头紧皱,缓缓展开那幅《清明上河图》摹本,在烛火下细细端详起来。半晌,他的手指停在了画中一处看似寻常的桥边,“你看此处,这人物的站位、这物件的摆放,似乎有着别样的规律,我曾在一本古阵法书中见过类似记载,难道这画里藏着什么阵法或者暗语不成?”

 赵掌柜瞪大了眼睛,凑近去看,两人正研究着,突然屋外传来一阵异响,仿佛又有人在靠近,他们赶忙吹灭烛火,屏息凝神,准备应对未知的状况。

 片刻后,那异响却没了动静,李夫子微微皱眉,轻声对赵掌柜说:“许是风声作怪,也可能是有猫狗之类的经过,咱们且先继续看看这画。”说着,他又重新点燃了烛火,屋内再次被昏黄的光亮填满。

 赵掌柜拍了拍胸口,稳了稳心神,目光又落回那画上。李夫子则拿出一本陈旧的册子,册子的纸张都已泛黄发脆,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古阵法和奇异符号的解读。他一边对照着册子,一边在画上比划着,口中还念念有词。

 “你瞧这桥上众人,看似杂乱,实则以这几位挑担的汉子为中心,呈一种独特的环形分布,若按古阵法中‘周天星斗’之法来看,倒有几分相似之处,只是这人数和方位又有些出入。”李夫子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沿着画中人物的轮廓轻轻划过。

 赵掌柜听得似懂非懂,不过也能感觉到这画里的门道绝非简单,他问道:“那依你之见,会不会是前人故意变换了阵法,不想让旁人轻易识破呀?”

 李夫子点头称是:“极有可能,若真是暗藏玄机,那自然是要掩人耳目,以防被心怀不轨之人利用了去。”

 两人正探讨得入神,屋外又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节奏很是怪异,不像是平日里熟人来访的样子。赵掌柜心里“咯噔”一下,和李夫子对视一眼,李夫子迅速将画轴卷起,藏在了一堆书卷之后,然后朝赵掌柜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去应门。

 赵掌柜深吸一口气,强装镇定地走到门口,压低声音问道:“谁呀?”

 门外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赵掌柜,我是西街的老孙啊,今日得了本古书,想着您或许感兴趣,特来与您说道说道。”

 赵掌柜一听是老孙,心里稍微放松了些,这老孙也是个爱书之人,平日里常和他们交流古籍之事。他打开了门,只见老孙裹着一件破旧的披风,手里拿着一本薄薄的书册,脸上带着笑意。

 “哟,老孙啊,这么晚了还过来,快进来坐。”赵掌柜侧身让老孙进屋。

 老孙进了屋,目光却在屋内扫视了一圈,赵掌柜心里顿时又起了疑,往常老孙可不会这般打量屋子。老孙坐下后,将那古书放在桌上,笑着说:“赵掌柜,今日这本可稀罕着呢,讲的是前朝一些宫廷秘事,里面说不定就有和咱这汴京老物件相关的事儿。”

 李夫子在一旁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老孙,笑着搭话道:“哦?那倒是值得一看,老孙你从哪儿寻来的呀?”

 老孙挠挠头说:“嗨,就是在那旧书摊淘的,摊主也不懂,我一看觉得有门道,这不就赶紧给您二位送来了。”

 说着,老孙便翻开那古书,佯装讲解起来,可李夫子却发现老孙的眼神总是不自觉地往藏画的那堆书卷处瞟,心中越发笃定这人怕是别有用心。

 李夫子突然打断老孙的话,说道:“老孙啊,今日我和赵掌柜还有些事儿要商讨,这古书你且先放这儿,改日我们再细细研究,你看如何?”

 老孙一听,脸色微微一变,却又很快恢复正常,笑着说:“那行,那我就不打扰二位了,不过这书可珍贵着呢,您二位可得好好保管。”说着,他便起身准备告辞。

 赵掌柜送老孙出门,刚关上门转身,就见李夫子已经把那画又拿了出来,神色凝重地说:“这老孙怕是有问题,他今晚来的太蹊跷了,而且那眼神一直在找什么,我怀疑他是冲着这画来的。”

 赵掌柜瞪大了眼睛:“不会吧,老孙平日里看着挺老实的呀,难道也是被那黑衣人一伙的?”

 李夫子摇摇头:“眼下还不好说,但咱们得更加小心了。”

 两人再次看向那幅《清明上河图》摹本,决定换个思路来研究。李夫子从书架上翻出了好几本关于汴京历史、民俗的书籍,想着从画中所描绘的场景对应的当时实际情况入手,看看能不能找到线索。

 他们发现画中那座桥附近的几家店铺,招牌上的字似乎有着不同寻常的写法,有的笔画加粗,有的笔画却有着奇怪的弯曲。赵掌柜拿着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查看,嘴里念叨着:“这字看着就怪,会不会和那阵法或者暗语有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