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竹炉、算盘(第2页)
张银宝全身则裹得严严实实,一身灰色棉袄,外面还披了一件厚披风,也不知是用什么动物的毛皮做成的。
头发戴着一个四方定平巾,不断吸着鼻子。
徐锦书同样披着披风,头发用一个银冠束了起来,看上去潇洒不羁,哪怕如此严寒的天气,依旧拿着一把桃花折扇。
甚至来到学堂后,还将折扇打开,轻轻扇动,哪怕脸色已经冻的苍白。
陈及冠打趣道:“徐兄真实风采依旧,当真是我等之中最为俊美之人。”
徐锦书得意的摇头晃脑,故作谦虚道:“哪里哪里,冠弟与我不分伯仲,至于其他人,嗤,尽皆相貌丑陋之人。”
对于这话,郭和充耳不闻,秦峰愤然看了他一眼,但也没有开口回击。
唯独张银宝打了个喷嚏,嗤笑一声,“今日当真开了眼,见识到脸皮厚如城墙之人,怕是能刀剑不入,水火不侵。”
陈及冠关心看着张银宝,“张兄,身子今日似乎并不安康?”
张银宝退后一步,掩着口鼻,“冠弟莫要靠近于我,我受了风寒,莫传染了你。”
徐锦书斜眼看张银宝,嫌弃的挥挥折扇,自顾自盘膝坐在书桌前,“不与粗鄙之人争论也。”
说完,看着陈及冠下方的竹编烤炉,眼睛一亮,“此物甚雅,早知让家中为我备上一个。”
张银宝远远看了一眼,心中有了打算,等回去就让仆人准备一个。
还要准备几副寒石散驱寒,早日把体内风寒驱赶出去。
这天气突然降温,实在有些受不了,怕是都不能专心读书,
“叮铃铃......”
许伯来到院子,摇响手中铜铃,提醒诸位学子到了温习功课的时间。
众人不再说话,各自拿出书籍,沉默看书。
陈及冠往竹编炭炉里添了几块木炭,继续翻看手中书籍。
约莫半个时辰后,同样穿的厚实的周礼平哈着白汽,拿着一个算盘从启蒙班走过来。
诸位学子立马起身,整齐划一行了一个弟子礼,弯腰道:“学生见过夫子,夫子辰安。”
“诸位学子辰安,落座吧。”
“谢过夫子。”
落座以后,周礼平指着算盘:“今日,不学四书五经,倒要来学一学这算术一道。”
“算术在科举中考核不重,却也不可轻视,特别是你们当中无意科举之路的学子,更该细心研习。”
“日后也好去当个账房,也算是个谋生之法。”
“当然,有心科举的学子,也不该轻视,昔日我能考取秀才功名,便是比其余同窗要精通这算术一道。”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正襟危坐,特别是郭和和秦峰,更是双眼发亮。
他们的家境肯定不足以在私塾待许久,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得离开私塾。
如果能到县城当个账房,也算是个好出路,至少比当个庄稼汉来的体面轻松,说不定还能娶上一个县城女子。
周礼平先是讲了一下算术的起源。
算术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人类使用计数和刻痕的方式记录数量。
这些工具上的刻痕被推测可能记录了月亮周期或某种早期的计数系统??。
而汉朝的《九章算术》是古代算术的重要里程碑,书中包含了大量的算术问题和解法,奠定了算术的基础。
只要你接触算术,那必然离不开《九章算术》,里面包含自然数、进位制、记数法、四则运算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