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卫气(第3页)
老孙:(瞪大了眼睛)等等,怎么又冒出个“标”?这“本”和“标”有啥关系?
小岳:(耐心解释)这“标”就像是树梢,和“本”相对应 。“本”是经气起始集中之处,多在四肢下端;“标”是经气扩散到达的地方,多在头面、胸背这些部位。就像刚才说的足太阳膀胱经,经气从足跟附近的“本”开始,向上运行,散布到眼睛这个“标”的位置。
老孙:(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哦,有点明白了,那其他经脉的“本”和“标”也是这样吗?
小岳:(点头)对喽!比如足少阳胆经,“足少阳之本,在窍阴之间,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 。它的“本”在足窍阴这个穴位附近,“标”在耳朵前面,对应听会穴。这说明足少阳胆经的经气从足部起始,和耳朵的功能有着密切联系。
老孙:(好奇地凑过来)那要是胆经出问题了,会影响耳朵吗?
小岳:(肯定地)当然啦!要是胆经气血不畅,人可能就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这些症状。所以中医有时候通过调理胆经上的穴位,就能治疗耳朵的毛病。
老孙:(感叹)这中医太神奇了,小小穴位还能管这么多事。那手经的“本”“标”又在哪呢?
小岳:(继续说道)拿手太阴肺经来说,“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内动脉”。“本”就在寸口,也就是咱们平常把脉的地方,对应太渊穴;“标”在腋窝内侧动脉处,对应中府穴。肺经经气从寸口开始,散布到胸部。
老孙:(摸摸手腕)原来把脉的地方这么重要,是肺经的“本”啊。那知道这些“本”“标”位置,在治病的时候咋用呢?
小岳:(认真地说)用处可大啦!比如一个人头疼,要是判断是足太阳膀胱经的问题,大夫就可能在它的“本”部,也就是足跟附近的穴位上扎针或者推拿,来调节经气,缓解头疼。因为经气是相通的,调节了“本”,就能影响到“标”。
老孙:(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这就像牵一发而动全身。那十二经的“本”都是在四肢,“标”都在头面、胸背吗?
小岳:(点头)大体上是这样,但也有细微差别。像足少阴肾经,“本”在内踝下上三寸中,对应交信、复溜穴;“标”在背俞与舌下两脉,也就是肾俞和廉泉穴。肾经经气从下肢起始,和肾脏、喉咙等都有关系。
老孙:(惊讶)连喉咙都和肾经有关啊?这我可没想到。
小岳:(笑着说)是啊,中医讲究整体观念。肾经的经气通过经络系统,和身体各个部位都有联系。所以有时候嗓子干疼,从肾经入手调理,也能有效果。
老孙:(竖起大拇指)这中医的理论,环环相扣,太厉害了。不过这么多经络、穴位,谁能记得住啊?
小岳:(自信满满)这就有窍门啦!多了解、多学习,时间长了自然就记住了。而且大夫们经过长期学习和实践,对这些都了如指掌,才能准确治病。
老孙:(佩服)看来中医大夫都不简单啊。今天听你这么一讲,我对十二经之本有了新认识。
小岳:(拱手)那就好,希望大伙也能多了解中医知识,说不定以后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都有帮助。
小岳、老孙:(一起鞠躬)谢谢大家,今天这段相声就到这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