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五色(第3页)

 老孙:(白了小岳一眼)你别瞎扯,我好着呢!

 小岳:雷公又问啦,“小子闻风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湿之起也,别之奈何?” 说风是百病根源,厥逆病是寒湿引起,咋从面色分辨呢?

 老孙:这问题好,快说说咋分辨。

 小岳:黄帝回答,“常候阙中,薄泽为风,冲浊为痹。在地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 就是经常观察眉间,气色浮薄光泽是风病,沉浊晦暗是痹病,在下颏出现这种色是厥病,根据气色判断疾病。

 老孙:原来眉间气色还藏着这么多秘密。

 小岳:(越说越起劲儿)雷公还问,“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 人没病突然死了,咋提前知道呢?黄帝说,“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矣。” 就是邪气突然侵入脏腑,人就可能突然死亡。

 老孙:这也太吓人了,那病稍微好点却突然死,能知道不?

 小岳:雷公也这么问的,“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知之?” 黄帝说,“赤色出两颧,大如拇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 要是两边颧骨出现拇指大的赤色,病就算有点好转,也得突然死亡。天庭出现拇指大的黑色,没病也会突然死亡。

 老孙:(惊讶)这么严重!那死的时间能知道不?

 小岳:雷公也问了,“其死有期乎?” 黄帝说,“察色以言其时。” 观察气色能判断死亡时间。然后就开始讲面部不同部位对应身体各器官,“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颧者,肩也;颧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内眦上者,膺乳也;挟绳而上者,背也;循牙车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胫也;当胫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膑也。” 这面部就是个身体的小地图。

 老孙:(感叹)这中医通过看脸能知道这么多身体情况,太神奇了。

 小岳:(总结)所以说,《灵枢·五色》里的学问可大了,希望大伙听完能对中医多些了解,平时也多注意身体。

 老孙:对,祝大家都健健康康,没病没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