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五色(第2页)

 老孙:(瞪小岳一眼)去去去,你可别咒我!

 小岳:(笑着继续)雷公接着又抛出个问题,“病之益甚,与其方衰,如何?” 就是问病情加重和病邪将衰,咋诊断呢?

 老孙:这个问题关键,快讲讲咋诊断。

 小岳:黄帝就说啦,“外内皆在焉。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气大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其脉口浮滑者,病日进;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损。其脉口滑以沉者,病日进,在内;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病日进,在外。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病之在藏,沉而大者,易已,小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其病易已。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甚坚者,伤于食。” 这意思就是通过把脉,看脉口和人迎脉。脉口脉滑、小、紧还沉,病在加重,病在五脏;人迎脉大、紧还浮,病在加重,病在六腑。脉口浮滑、滑沉,病情都在发展;人迎脉沉滑,病情在减轻。脉浮沉一样,人迎和寸口脉大小一样,病难治。病在五脏,脉沉大易治,沉小难治;病在六腑,脉浮大易治。人迎脉盛坚,是受寒了;气口脉盛坚,是吃东西伤着了。

 老孙:(惊讶)这把脉能知道这么多事儿呢!

 小岳:那可不,中医的学问大着呢!今天先给大伙讲到这儿,下次咱接着唠剩下的。

 相声《灵枢·五色(下)》

 角色:小岳(逗哏)、老孙(捧哏)

 小岳:(上台鞠躬)各位观众朋友们,又见面啦!上次咱说到《灵枢·五色》里黄帝给雷公讲了不少看病的门道,今天接着唠。

 老孙:(跟上)对,我可好奇后面还有啥内容呢。

 小岳:上次讲到雷公问病情轻重咋判断,这次黄帝接着说啦,“其色麤以明,沉夭者为甚。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云彻散者,病方已。” 就是说气色要是粗糙但明亮,病轻;要是暗沉又晦暗,病重。病色往上走,病情加重;往下走,像云雾散开一样,病就快好了。

 老孙:哟,看气色还能知道病是加重还是快好了呢。

 小岳:(点头)那当然!黄帝还说,“五色各有脏部,有外部、有内部也。色从外部走内部者,其病从外走内;其色从内走外者,其病从内走外。病生于内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反者益甚。其病生于阳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反者益甚。” 这五色对应不同脏腑部位,有的在外部反应六腑,有的在内部反应五脏。病色从外往内发展,病从外入里;从内往外,病从里出表。病从五脏起,先治脏再治腑,治反了病更重;病从六腑起,先治表再治里,颠倒了也不行。

 老孙:这看病讲究可真多。

 小岳:(接着说)还有呢,“其脉滑大以代而长,病从外来。目有所见,志有所恶,此阳气之并也,可变而已。” 要是脉象滑大,或者代而长,病是从外面侵袭来的。病人眼睛看到奇怪东西,心里有厌恶感,这是阳气过盛,治疗得灵活变通。老孙,你要是看到啥奇怪东西,可得注意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