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五癃津液别(第2页)

 老孙:有点意思,那这津液变化和天气又有啥关系呢?

 小岳:关系可大了!岐伯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天热的时候,穿得厚,皮肤的毛孔就打开了,汗就出来了;要是寒气留在肌肉里头,把津液聚成小沫沫,人就会疼。天冷的时候,毛孔都闭上,气和湿气没办法从汗孔出去,就往下走到膀胱,变成尿和气排出去。

 老孙:还真是,那五脏六腑和津液又有啥联系?

 小岳:这你就问对了!“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 ,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故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心悲气并,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肺举则液上溢。夫心系与肺,不能常举,乍上乍下,故咳而泣出矣 。”五脏六腑里,心是老大,管着事儿;耳朵负责听声音;眼睛观察外界;肺像宰相辅佐着;肝像将军有谋略;脾像卫士保护着脏腑;肾呢,主骨,支撑着人的外形。而且啊,五脏六腑的津液都往上渗到眼睛里。人一伤心,气都往一块儿凑,心连着的脉络就紧张,这一紧张,肺就被带动着往上举,肺一上举,津液就往上溢出来。可心和肺又不能一直举着,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人就咳嗽,眼泪也跟着出来了。

 老孙:好家伙,这里头的门道真不少。那唾液又是咋回事?

 小岳:岐伯说啦,“中热则胃中消谷,消谷则虫上下作。肠胃充郭,故胃缓,胃缓则气逆,故唾出 。”中焦有热,胃消化食物就快,这时候肠胃里的虫子就开始折腾。食物让肠胃都胀起来,胃的活动就变慢,胃一慢,气就往上跑,唾液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