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终始

终始新趣:针道开篇

 小岳:亲爱的观众朋友们!今天我和老孙给大伙说段相声。最近我在家可发现了个稀罕玩意儿,翻出一本老书,叫《黄帝内经》,里头有个《终始》篇,看得我脑袋都大了,一个字儿都不明白!

 老孙:哟!《黄帝内经》,那可是中医界的“圣经”,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你怎么突然研究起这书了?

 小岳:我也是闲着没事儿瞎翻,开篇就说“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老孙,你说这“刺”,难道是拿针扎人?

 老孙:嘿!这说的正是中医针刺疗法。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针刺治病的关键,在于了解疾病的来龙去脉,以五脏为纲领,确定阴阳的盛衰。

 小岳:(眼睛瞪得溜圆)啊?就这么高深?我想起有一次生病去医院,护士拿着针,跟拿飞镖似的,我吓得差点魂飞魄散。这中医扎针,不会也这么恐怖吧?

 老孙:(抬手拍小岳脑袋)你呀,就会瞎联想!中医扎针可讲究了。就说这“明知终始”,医生得全面了解病人病情的发展过程,是一开始受了寒邪,还是后来体内生了热邪,这样才能准确治疗,不像你,看见针就腿肚子转筋。

 小岳:(摸着头)得得得!照你这么说,这“五脏为纪”,难道是让五脏当纪律委员,管着身体各个部位?

 老孙:(笑得前仰后合)你这脑洞也太大了!“五脏为纪”,是说以五脏为纲领。五脏就好比五个掌管不同区域的大将军,心主血脉,能让血液在身体里顺畅流动;肺主气,负责呼吸;肝主疏泄……只有了解它们的状态,才能准确判断病情。

 小岳:嘿!这么一解释,我好像有点开窍了。这“阴阳定矣”,就是确定阴阳呗。可怎么确定呢?难道拿个阴阳仪量一量?

 老孙:(无奈地摇头)你呀!人体本来就分阴阳,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比如是怕冷还是怕热,是面色潮红还是苍白,才能判断是阴虚还是阳虚,进而决定怎么扎针。

 小岳:哦!原来如此。那我要是特别怕冷,是不是就是阳虚,得补阳?

 老孙:理论上是这么回事。但中医讲究辩证论治,可不是一概而论的。你得找专业的中医大夫,通过望闻问切综合判断。说不定你怕冷,是因为体内湿气太重,阻碍了阳气的运行呢。

 小岳:(感慨道)这中医扎针的学问可太深奥了!不像我以前想的那么简单。对了,这开篇讲了这些,后面是不是还有更厉害的?

 老孙:那当然!后面还讲了针刺的手法、时机,以及怎么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调整治疗方案。你要是感兴趣,咱们下回接着聊。

 小岳:行!下回我可得好好听。今天这一聊,我对中医扎针算是有了新认识。观众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涨知识了?

 终始新趣:脉诊奥秘

 小岳:上回听老孙讲《终始》篇,我回去又仔细琢磨了一番,发现里面还提到脉诊。老孙,这脉诊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孙:脉诊可是中医的拿手好戏!《终始》里说“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就是通过摸脉,来判断病人的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