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本输(第2页)

 老孙:这位置还挺好找。那行间穴有什么作用呢?不会是能让人飞起来吧!

 小岳:你这想法太离谱了!行间穴能清肝泻火。要是你最近着急上火,眼睛红得像兔子,脾气大得像火药桶,按按行间穴,能让你心情舒畅,就像给心灵降降温。

 老孙:嘿!我最近就有点上火,回去就试试。要是不管用,我找你算账!

 小岳:你可别忘了,按穴位只是辅助调理,要是症状严重,还得去看医生,别硬扛着!

 老孙:知道啦!你这一讲,我对中医更感兴趣了。这中医既能治病,又能保健,太实用了!

 小岳:没错!而且中医和咱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就说这吃饭,中医讲究“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老孙:这是什么意思啊?难道吃饭也有密码?

 小岳:就是说主食是营养的基础,就像房子的地基;水果能辅助营养均衡,让身体更健康;肉类能补充营养,增强体力;蔬菜能充实身体,提供各种维生素。这饮食搭配合理了,身体才能像小马达一样,充满活力!

 老孙:嘿!原来吃饭还有这么大学问。我以前就瞎吃,怪不得身体老出毛病。

 小岳:以后可得注意了。这中医里还有好多养生小妙招,比如睡前泡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让你一觉睡到大天亮。

 老孙:这个我知道,我经常泡脚。不过有时候泡完头晕,是不是方法不对?

 小岳:你还真说对了!泡脚水温度不能太高,不然就像煮猪蹄;时间也不能太长,一般15 - 20分钟就行。

 老孙:哟!我以前泡得时间太长了,怪不得头晕。看来养生还得讲究科学方法。

 小岳:那可不!这中医文化,咱们得好好传承下去,不能让老祖宗的宝贝失传了!

 老孙:没错!听你这么一讲,我对“本输”篇更感兴趣了。你下次接着给我讲。

 小岳:行!咱们下次接着聊。各位观众朋友们,今天的相声就到这儿,咱们下次再见!

 老孙:再见!

 趣说“本输”(二)

 小岳:各位老少爷们儿,咱们又见面啦!上回跟老孙讲了“本输”里井穴、荥穴的门道,今天接着唠。

 老孙:没错!上回听小岳这么一讲,我回去就试着按穴位,还真挺管用!

 小岳:嘿!看来我讲的没白说。今天咱们讲讲“输穴”。在中医里,这输穴啊,就如同河水流经相对固定、沉稳的地段,大多位于腕踝关节附近。

 老孙:哟!一听就挺有讲究,都有哪些输穴,快给大伙讲讲。

 小岳:先拿足太阳膀胱经来说,它的输穴是束骨穴。就在咱们脚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这穴位可不简单呐!

 老孙:能有啥不简单?不就一个穴位嘛,难道还能包治百病?

 小岳:老孙,你可别小瞧它!经常刺激束骨穴,对头痛、项强、目眩这些症状,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比如说,您工作累了,头疼得像要炸开似的,按按束骨穴,说不定疼痛就能减轻不少。

 老孙:真有这么神奇?我有时候加班加得头疼欲裂,改天得试试。对了,这找穴位有啥窍门没?万一找错了咋办?

 小岳:这窍门啊,还真有!您可以先找到大致位置,然后用手指轻轻按压,要是感觉有酸、麻、胀的感觉,那位置就找对啦!而且找穴位的时候,姿势也有讲究,得保持放松,这样穴位才容易找准。

 老孙:原来是这样!看来找穴位也不容易,得下一番功夫。那其他经脉的输穴都有啥作用?

 小岳:手厥阴心包经的输穴是大陵穴,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这大陵穴可是调理脾胃的小能手。

 老孙:调理脾胃?这跟心包经有啥关系?

 小岳:老孙,这您就有所不知了。中医讲究脏腑之间相互关联,心包经和脾胃在气血运行上密切相关。要是您吃多了不消化,胃胀得像个气球,揉一揉大陵穴,能促进消化,让您的肚子舒服不少。

 老孙:嘿!这中医还真是奇妙,看似不相关的穴位和脏腑,居然有这么紧密的联系。对了,小岳,刺激输穴有没有什么注意事项?

 小岳:当然有!首先,皮肤有破损、溃疡的时候,可千万别刺激穴位,不然容易感染。其次,饭后半小时内,也不适合刺激穴位,这时候肠胃忙着消化,刺激穴位可能会影响消化功能。

 老孙:看来这刺激穴位还得挑时间,一不小心就容易出错。那输穴讲完了,接下来该讲经穴了吧?

 小岳:没错!这经穴,就像河流变成宽阔的主干道,气血运行更为通畅。以足少阴肾经为例,它的经穴是复溜穴,在小腿内侧,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老孙:复溜穴?这名字挺有意思。它有啥作用?

 小岳:这复溜穴对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有大作用!比如说,您水肿了,按揉复溜穴,能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症状。另外,它还能改善自汗、盗汗的情况。

 老孙:自汗、盗汗又是啥?

 小岳:自汗就是在清醒状态下,无缘无故出汗,稍微活动一下,汗就像下雨一样。盗汗则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醒来就不出了。要是您有这些情况,不妨试试刺激复溜穴。

 老孙:哎呀!我有时候睡觉就出很多汗,第二天早上衣服都湿了,原来是盗汗啊!回去我得好好按按这个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