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水热穴论篇(第3页)
小岳:(眼睛一亮)这么说,就像给中医知识搭了个框架,让各个部分都能串起来?
老孙:对喽!再说热病穴位理论,它完善了中医对热症的认识。以前咱只知道发烧难受,有了这套理论,就明白热邪是怎么在身体里捣乱的,又是怎么通过穴位来调节身体阴阳平衡,把热邪赶出去的,这为中医理论添砖加瓦啊。
小岳:(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那在看病治病的时候,这些理论是不是也特别有用?
老孙:那是当然!临床价值可太突出了。就说你这水肿,医生根据水液代谢和穴位理论,一看你腿肿、结合症状,再摸摸脉,就能判断是肾的“阀门”没开好,还是经络里水液堵住了。然后精准找到三阴交、关元这些穴位,用针灸、推拿或者开中药调理,效果立竿见影。
小岳:(激动)这么神奇!那热病呢,在临床上怎么用?
老孙:遇到发烧、高热惊厥这些热病患者,医生依据热病穴位理论,知道大椎穴能解表清热,曲池穴能疏风散热。扎针的时候就胸有成竹,该泻热就泻热,该凉血就凉血,让患者的热症快速缓解,避免病情恶化。
小岳:(佩服)看来中医大夫得把这些理论吃透,才能看好病。
老孙:没错,而且这些理论还能指导中医创新治疗方法。现在好多中医结合现代科技,研究怎么更好地刺激穴位,提高治疗效果,都是在这些经典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小岳:(感慨)今天真是长见识了,没想到小小的穴位和背后的理论有这么大的学问。
老孙:是啊,中医文化源远流长,《水热穴论》里这些理论只是冰山一角。现在很多中医院校,都把《水热穴论》相关内容作为中医基础课程的重点,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能精准运用穴位治病的中医人才。而且在国际上,中医越来越受关注,很多外国友人也开始学习咱们的穴位疗法,研究《水热穴论》里的智慧,这就是中医文化走向世界的有力证明。
小岳:(眼睛放光,兴奋地)那咱们更得把这老祖宗的智慧传承下去!我决定了,回去就买几本中医的书,系统地学习,以后不仅能自己养生保健,还能给身边的人科普,让更多人受益。
老孙:(欣慰地点点头)好啊,有你这份心就对了!中医的传承,靠的就是咱们每个人的努力。从了解一个穴位、弄懂一个理论开始,把中医文化的种子撒向四面八方。
小岳:(坚定)说得对!以后我不仅自己学,还要拉着身边的朋友一起,让大家都知道中医的好,感受到中医的魅力。
老孙、小岳:(一起鞠躬)谢谢大家,希望大伙都重视中医,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