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现场(第2页)

 思索良久,赐予李锋新的荣誉封赏应该马上到来,意味着没过几天两小孩就能重返学校。

 但这并不够...赵明露出微笑问李成能张开几石强弓?

 秦朝时期民风尚武,除了精通律法之外还需要掌握写字、驾乘、刀剑功夫以及射箭技艺类似于儒教中的六艺。

 尤其是类似李成这般军事家庭出生的子弟对弓箭尤为熟悉。

 询问之间赵明身旁的老者立刻理解到话语中深刻的意义,随即怂恿着去往蓝田

 由于关节与腰间采用的是柔软皮甲相连,整套盔甲活动起来相当灵活。

 但是明渊总觉得似乎还欠缺一些东西,应当添点装饰才对。

 毕竟这套装备可是专门用来 ** 展示的,自然是越奢华夺目越好!

 就为了让人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

 明渊过足瘾后,在顾卿投来充满羡慕的目光里,让随从协助把盔甲脱下,准备稍后带回宫中,请咸阳能工巧匠进一步装饰。"走吧,陪本王去瞧瞧琉璃盏的进展如何。”

 明渊带着顾卿等一行人走进防卫更加严密的玻璃工坊,正好新一炉玻璃熔炼完成。

 玻璃液态成形时,最终器具模样取决于工匠技巧和想象力。

 考虑到丝绸之路尚未开通,明渊并不打算马上制作高端精美的玻璃制品。

 毕竟割韭菜虽易,但都是熟人关系,并不好下手太深……

 况且,玻璃不过是一些沙子加工而成,只要工艺掌握好,生产效率很快可以呈指数增长。

 如果只图眼前小利,口碑坏得也快。

 目前工厂主要生产用于制造窗片的玻璃材料,售价不贵但供不应求,订购者得提前排队预约。

 当然啦,加钱插队是可行的选择。

 至于过剩产能,则用在生产瓶瓶罐罐上。

 因高温限制加之缺少机械,目前靠手工吹制完成……工匠手握一根陶管沾取坩埚内熔化的玻璃浆体,稍微塑形稳住形状再开始对着陶管口吹气成形,接近满意形态时塞入模具继续定型加工。

 很短时间内一个微微泛着绿色光亮的瓶子成型了。

 明渊拿过几个样品检验一下发现质量尚可,对比起早期试验品已稳定不少。

 他感慨一番后下令今天为全体师傅们的伙食增加肉量以资鼓励。

 顾卿则拾起旁边另一个玻璃容器摆弄几番提出疑问:"容我冒昧说句不太中听的话,陛下为何要把珍贵的琉璃打造成这般粗制滥造的东西?”

 这哪里粗俗?这是在现有条件下达到标准化统一生产的高技术产物好吗?

 明渊放下手中检查的大绿棒,转而问向顾卿:

 "大人可知道琉璃的原料来自何处?"

 "我不了解具体过程……"

 叹息一声,明渊指向那些产品道:

 "这工坊所产琉璃原料不过是寻常沙粒罢了。

 只要技艺娴熟的团队引领,不出几年这些玩意就会如陶瓷瓦罐一样普及每个家户。

 所以将他们当宝玉看待实乃大谬!”

 明渊解释良久才勉强让顾卿领会何为流水线工业产品与手工艺精品的区别所在。"若真如您所说,倒是臣失察了....”于是拱手认错离开。

 这种类似啤酒瓶模样的玻璃制品,体积精准控制在咸阳方升大小,将来是用来装高度蒸馏朗姆酒交易牲畜用的。

 最初想法用木桶装酒被他自己推翻——

 木制坚固耐用使用寿命极长,这样反而会让对方生活条件改善过多不符合长期利益……

 然而这种新型玻璃产品完全满足需求:易损脆弱,外观精美诱人却毫无持久利用价值。

 试想这么漂亮的一瓶子酒换取一头草原肥牛是不是非常合理呢?

 而特别定制规格的另一个种类则是用来做水果罐头储存研究。

 即使不能旋盖密闭也能通过软木塞封口涂蜡实现保鲜存储数月的效果待来年果期成熟再度补充。

 更重要用途在于制成的水果罐头可用于劳军项目,慰问驻防边关将士们以显示君王关心关怀之情。

 正聊着那边公子顾卿又催促是否动身蓝田演武场地。

 外面草原寒风呼啸,有个穿着熊毛披风戴着冠帽装扮成秦地贵族形象的年轻人正努力抵御北方刺骨寒意。

 此人即为送了重礼得以与蒯彻结伴北上前往匈奴商谈合作事宜的公子李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