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这是一场人为的浩劫(第2页)

 夏侯淳的表情有些复杂,叹了口气说:“然而,这次甚至陈国的大臣都受到了警示,莫非也在暗示我们?”

 “也许吧。”荀彧皱起了眉头,不经意地回头望了一眼骠骑将军府。

 他对陈国内部的告诫显然与颍川的荀氏有关。

 不多久,在户曹尚书府中,荀彧从桌上取出一封秘密信件。

 这是来自族叔荀良的手书,关于家族少女荀婉的婚事。年初时,陈国嗣子纳妾的举动引发了广泛的议论。这位嗣子尚未确定正妻,便广纳侧室,引起了众多关注。

 因此,下聘队伍成为了众目睽睽之下的一大焦点。五支使节队伍带回了四位佳丽:分别是陈留名门之女吴英、富贾之家的宓兰、平民出身的甘薇以及曾经担任过并州长官的女子貂婵。剩下的两个拒绝响应者,则是有名望的甄家甄瑶和颍川的荀婉。

 “备马!我要回颍川一趟。”荀彧捏紧了信函,朝门外喊道。

 “是,主人。”

 管家迅速回应道。这场博弈的背后,是皇族与世家的一场暗斗。娶荀婉为妾,显然是对荀氏家族发出的某种警告。遏制世家权势已是大汉的既定政策。颍川荀氏作为豫州的重要家族,必须在这两者之间作出抉择,决不能两面讨好。

 颍川距陈国不过一日半的路程,荀彧披星戴月赶往颍阴。到达时,荀氏宅邸已灯火通明。屋内藏经堆叠成山,古籍堆积如墙。正在着述《春秋条例》的荀良见到匆匆入厅的荀彧,不禁愕然问道:“为何此时突然归来,文若?”

 “叔父。”

 荀彧庄重行礼,年长的荀良因当家人身份而受得如此敬意,并被誉为学识渊博的硕儒。

 “为何归来?”

 荀良合起书籍,召唤侍从献茶。

 “为了荀婉之事。”

 荀彧吃着糕点,咽下去后说道:“听说陈王为骠骑选妾,但为何叔父没有答应呢?”

 “因为不想答应,所以没有应答。”

 “她早有婚约在先。”

 荀良淡淡回应,“她本该去年与新野的阴家完婚,可惜因为南阳事件才被耽误了,所以我们未回应陈王。”

 “这不是怨恨骠骑的理由吧?”荀彧的目光如刀,质问:“是不是因为在并州的屠杀,就连当初举荐叔父的王子师都被牵涉进去了?”

 “那又如何?”

 荀爽皱起眉头,告诫道:“切莫忘记,你还不足以决定颍川荀氏的命运,家里有人支持你,也有人倾向于其他人,比如郭嘉。现在的当家人依旧是我,明白吗?”

 “袁基已死。”

 “荀氏怎能独善其身?”

 “郭嘉在我身边为主理政务,而你在为军事筹划。”

 “前年你在并州代掌刺史,如今却失去了这一职务。”

 “一个月前,圣上任命丁健阳为新的并州刺史,并在议事中强调‘大汉门户敞开’的意思,您难道不明白吗?”

 荀彧忍不住拍案怒问道。

 “这就是警告吗?”

 荀良眉头紧锁。“仅仅因为没有回应聘礼,竟引来大汉宗室如此激烈的反应,连临时刺史职务都不许再管了,真是令人震惊!难道不同意陈王的提议,就不再是大汉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