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建国谋发展
随着金国在战火硝烟中灰飞烟灭,南宋境内的民族融合工作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的新芽,有条不紊地蓬勃推进着。在繁华的城市与宁静的乡村之间,不同民族的百姓们,就像被无形的丝线牵引着,渐渐开始了频繁的交流与和谐的共处。他们的文化如同溪流汇入江河,相互渗透;习俗也似不同色彩的颜料,彼此交融,绘就出一幅多元而绚丽的生活图景。
漫步在街头巷尾,时常能看到女真族与汉族的孩童们,像欢快的小鹿一般,无忧无虑地一同嬉戏玩耍。他们纯真的笑声,清脆而响亮,回荡在大街小巷,驱散了往昔因民族隔阂带来的冷漠与疏离。在热闹的商铺里,各族商人汇聚于此,他们遵循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着繁忙而有序的交易。秤砣在秤杆上平稳地滑动,货物在彼此手中顺利交接,每一次交易,都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一次心灵的沟通。整个南宋,在这股变革的浪潮中,就像一艘逐渐平稳下来的航船,慢慢驶向稳定的港湾。曾经因战争而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霾,仿佛春日里的薄雾,正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点地慢慢散去。
然而,岳飞,这位久经沙场、身经百战的将领,却丝毫不敢有片刻的放松与懈怠。他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经验,清晰地察觉到周边局势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危机四伏。蒙古,这个崛起于北方草原的强大势力,虽然在灭金之战中与南宋短暂地并肩作战,携手抗敌,但他们那颗勃勃的野心,从未被真正驯服。在岳飞眼中,蒙古就如同高悬在南宋头顶的一把寒光闪闪的利剑,随时可能毫无征兆地落下,带来灭顶之灾。
一日,阳光透过营帐的缝隙,洒下一道道金色的光柱。岳飞身着一身威风凛凛的戎装,迈着坚定有力的大步,走进了李炎的营帐。他的面色格外凝重,眼神中满是深深的忧虑。进入营帐后,他单膝跪地,行了一个庄重的军礼,随后缓缓开口说道:“李公子,如今金国已灭,这本是我大宋之幸事。但蒙古人虽与我们有过合作,可他们狼子野心,天下人尽皆知。以我多年对他们的了解,不如趁我军如今士气正盛,兵锋锐利,一鼓作气挥师北上,全力攻打蒙古,彻底将其拿下,以绝后患。否则,待他们养精蓄锐,恢复元气,日后必定会成为我大宋的心腹大患,那时再想应对,恐怕就为时已晚了。”岳飞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担忧与急切。
李炎听到岳飞的话后,缓缓站起身来,他微微摇了摇头,目光望向远方,眼神中透着深邃的思索。他沉默了许久,仿佛在脑海中仔细权衡着每一个利弊。片刻之后,他缓缓开口说道:“岳元帅,我非常明白你的担忧,蒙古确实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威胁,这一点我也时刻不敢忘记。但你有所不知,蒙古地处苦寒之地,那里环境恶劣,气候条件极为艰苦。即便当下我们凭借强大的武力将其领土攻占下来,以我们目前南宋的实际情况来看,也很难对那片广袤而又贫瘠的土地进行有效的治理和充分的利用。再者,这些年连年征战,百姓们早已疲惫不堪,田园荒芜,民生凋敝,国家急需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大力发展经济,增加人口数量,恢复往日的元气,这才是当下最为紧迫的任务。我始终坚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强大自身实力,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终有一日,蒙古会主动求着我们去接管他们。”李炎的话语沉稳而坚定,充满了对国家长远发展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