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辽东书院建成(第3页)

 直到最后,他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我将书院建立于昌北山,于昌黎城相隔十多里,不像是其它书院建于城区之中,为的就是各位学子能够专心求道,能够一心学问,能够实实在在的学习圣人文化,学习百家师传。”

 “段将军提出了兼容并蓄,这就代表着我们书院代表的意义与大汉传统书院大有不同,我们不能将视野仅仅放在圣人教义之上,我们要看些更多的东西,学一些自己更感兴趣的内容····”

 管宁所说,段尘很满意,也不枉他将华夏国的几个大图书馆全部搬到书院中,又专门招募老师前来教学。

 接下来就看了,如果管宁真的将这个书院搞的死气沉沉,成为豪门贵胄的镀金基地,那这辽东书院也就没多少作用了,象征意义更大。

 文化的口子一旦打开,那段尘就必须要掌控其中的主动权。

 想要真正的缓缓削减世家影响力,最重要的就是要一步步的将其文化影响力削减出来。

 段尘的意思很明显,管宁心中明白,至于做不做,他心中比段尘更清楚。

 ····

 段尘骑着战马回到了将军府中,叫来了张明阳,这是也是华夏探索者,是他麾下主要搞教育的。

 等其人来之后,他对着徐庶郭嘉二人问道:

 “等待高句丽人迁移到北境之后,加上鲜卑人,甚至是扶余人,异族人数将要超过百万,想要真正的同化,我想还是要建立学校的。”

 郭嘉二人还在思考,张明阳却是迅速反应过来说道:

 “主公是想要建设民族大学?”

 所谓的民族融合,自然是要招揽各个异族中的有识之士加以培养,这些张明阳还是有经验的。

 “也大概是这个意思,我本想是在辽东书院直接招募,但很显然绝对会受到抵触,我想不仅仅是民族大学,我想要建立一座真正的服务与工业化的大学,其招收的方向可扩展一些。”

 说着,段尘看向了郭嘉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