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接待考察团

 第一百二十七章 接待考察团 

 这场风波让柳青意识到,股份制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 

 企业治理结构、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这些在计划经济下闻所未闻的概念,如今成了必须面对的课题。 

 他专门请来省财经学院的教授,为管理层补课;建立职工股东代表制度,参与重大决策;甚至尝试推行“阳光薪酬”,让分配更加透明。 

 …… 

 六月的阳光火辣辣地照在红星厂新铺的柏油路上,柳青站在厂区门口,看着陆续驶入的大巴车,深吸了一口气。 

 这是他推动股份制改革后,第一次接待如此大规模的考察团——全省四十七家重点国企的领导,今天都将汇聚于此。 

 “厂长,接待室都准备好了。”办公室主任张建国小跑过来,擦了擦额头的汗,“不过省里刚来电话,说程主任临时有事,要晚到一小时。” 

 柳青点点头,目光扫过厂区。 

 崭新的“红星农机股份有限公司”招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车间外墙新刷的淡蓝色油漆显得格外清爽,就连路边的绿化带都修剪得整整齐齐。 

 这是他精心准备的“门面”,要让所有来访者第一眼就看到改革的成效。 

 “柳厂长!”一个洪亮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柳青转身,看到省工业厅的刘副厅长带着一群人走了过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省纺织厂的苏琳厂长,咱们省唯一的女厂长,厉害着呢!” 

 柳青这才注意到刘副厅长身旁的女子——约莫三十五六岁,齐耳短发,一身藏蓝色中山装,没有多余装饰,唯有胸前别着一支钢笔。 

 她站姿笔挺,眼神锐利如刀,与柳青目光相接时,没有丝毫闪躲。 

 “久仰柳厂长大名。”苏琳伸出手,声音清亮,“今天终于能亲眼看看"红星模式"了。” 

 柳青握住她的手,感受到掌心传来的力度和温度。 

 “苏厂长客气了,互相学习。” 

 “苏厂长可是带着问题来的,”刘副厅长笑着说,“一路上问得我头皮发麻,待会儿柳厂长可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