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改革引发工人静坐(第2页)
“对,不走了!”
柳青看着一广场非暴力不合作的员工们,十分头疼。
……
秋雨淅淅沥沥地打在红星厂斑驳的水泥地上,柳青站在办公楼窗前,望着厂门口静坐的人群。
那些佝偻的背影在雨中纹丝不动,像一座座沉默的雕像。
“厂长,雨越来越大了。”刘大山搓着手走进来,工作服上沾满油污,“王师傅他们不肯散,说除非取消股份制。”
柳青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窗框。
三天了,这场对峙已经持续三天。
他试过政策宣讲、算经济账甚至个别谈心,但王德发这些建厂元老就像厂门口那棵老槐树,根深蒂固地扎在旧观念里。
“老刘,你说他们到底怕什么?”柳青突然问。
刘大山挠挠头:“要我说,这些老伙计把一辈子都献给厂子了,突然说要"分家",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雨滴在玻璃上蜿蜒而下,模糊了柳青的视线。
他想起前世看过的一部纪录片——九十年代末国企改制时,多少老工人抱着“厂是我的家”的信念,最终却沦为下岗职工。
这一世,他绝不能让历史重演。
“走,去仓库看看。”柳青抓起雨衣。
“现在?”刘大山瞪大眼睛,“外面下这么大雨,仓库又脏又乱……”
柳青已经大步走出办公室。
雨水顺着他的雨衣帽檐滴落,打湿了皮鞋。静坐的工人们看见他,纷纷别过脸去。
只有王德发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倔强的光。
“王师傅,雨大了,您老身子骨要紧。”柳青蹲下身,与老人平视。
王德发咳嗽两声,花白的胡须上挂着水珠:“柳厂长,老头子我1954年进厂,什么苦没吃过?这点雨算啥!”
他拍了拍身旁的木箱,“除非你答应不搞那什么股份制,否则我们就坐这儿不走了!”
柳青没接话,目光落在老人身旁的木箱上。
褪色的红漆上隐约可见“红旗班组”四个字。
“这是……”
王德发脸色微变,下意识用手挡住箱面:“没什么,老物件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