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历史的修正与过往时空的残响
对《克苏鲁旧约》预言的解读再次发生变化,这是意料中的,否则洛书也不会抛出这句来对暗号。免费看书就搜: 拉小书网 让她有点在意的是,明明她的三板斧操作始终如一,但对第一场和第二场的描述却不同:第一场是“未能发生”,而第二场是“篡改了结局”。
区别究竟在哪里?
仔细想想,第一场献祭原本就存在很大失败的可能,洛书只是稍微扇动了蝴蝶的翅膀,即使没有洛书的介入,重新扔一次骰子,说不定就能鉴定失败,因此克学者或许不能确定有没有神的介入;而第二场却充满了“科技与狠活”,必须由邪神介入才能够阻止,是权柄的体现。
但洛书很快就把这个问题抛在一边——毕竟这只是对《旧约》的解读,而不是《旧约》本身,或许只不过是某种“不能两次使用同一个词汇”的强迫症作祟,完全不必要过度解读。
程玖:“三场仪式,对应三条时间线?”
洛书:“差不多……两场仪式都发生了的,我称作‘原初线’;第一场未发生,而第二场发生了的,我称作‘美丽新世界线’;而两场都没有发生的现在,就是‘和平与遗忘线’。”
程玖没有探究这些鬼名字是怎么起的,反正那也不是重点:“你说的‘搅匀’是指什么?”
洛书:“就像你说的,历史是有惯性的,平行宇宙是交缠的。‘原初线’和‘美丽新世界线’并没有彻底消失,在那两条时间线中发生过的事情,很可能会在各种偶然的作用下,在‘和平与遗忘线’重新发生。”
“这种‘惯性下的重复’肯定不是绝对的,”洛书一边解释一边思考——否则历史就不会改变了,“重复是一种概率,就像头顶上的‘历史的乌云’,如果前提条件己经消失,或者彻底错过了发生的时机,就不会再发生。”
埃塞洛克斯献祭是前者,没有改造成功的邪神子嗣亨利·奥尔,整个计划就失去了核心和支柱;而切尔诺兹克核事故是后者,苏维埃解体后,切尔诺兹克核电站己经逐渐停堆,有设计缺陷的rBmk被安全性更高的pwr取代,这片“历史的乌云”,暂时不会再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