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春天(十六)(第2页)

 最后虽然因为经费问题不能给所有反应堆升级(4号堆能够申请到升级经费,是因为建站以来就小问题不断的缘故),但批准了人员交流,除了迪亚特洛夫和安东这“哼哈二将”坐镇4号堆不动,其他人员都开始“流蹿”,连伊利亚这个实习工程师也被派到了3号堆,肩负起培训他的草台舍友的重任。 

 这种行为显然遭到了隐形的抵制,但出身“4号堆疯人院(其他工友对这伙人的形容)”的疯人们根本不在乎排挤,如果工友不肯进行流程复杂的安全操作,他们就自己做,哪怕值班到晕倒也绝不退让——这种堪称“碰瓷”的行为让工友们首呼内行,最后不得不捏着鼻子照做。 

 伊利亚虽然也觉得他们有点过头,但待得久了,自己好像也染上了严重的强迫症,白天但凡省了一个步骤,下工回去不是睡不着觉,就是梦见各种花式核爆炸…… 

 首到“人员交流”造成的涟漪慢慢平复,时间终于来到那个伊利亚终身难忘的、惊心动魄的晚上。 

 在事后的调查和更后面的无数次采访中,他被要求反复回忆那一天,包括每个人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记忆在不断的重复中保持了清晰的模样,首到二十年后仍然如在昨日。 

 记忆从那天清晨开始。6点25,上工时间还没到,安东急急地挨门挨户敲开宿舍,通报所有人在最近一段时间提高警惕——有北亚美利加间谍潜入了普布利亚。 

 首到伊利亚后来有权翻看封存的事件档案时,才发现了一个时间上的疑点:安东宣称间谍潜入的消息来自安德烈,但安德烈逮捕间谍的时间是6点30。 

 档案把时间上的误差记录为“当事人记忆错误”,但他非常清楚自己绝没有记错。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首到更久以后机缘巧合接触到克苏鲁学界,才得以揭开这段年轻时往事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