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春天(十五)
安东在职工宿舍见到了伊利亚。免费看书就搜: 拉小书网 或许是前辈们总有一些“一届更比一届差”的傲慢想法,当伊利亚的实际表现比预期好得多时,就让他不得不刮目相看了:“可以啊,伊利亚·鲍里斯洛维奇同志,基础很扎实!”
他大力拍伊利亚的肩膀——拍得真费劲,因为后者比他高一大截——这种物理和核物理上双重的优秀,让他心里竟然产生了一种“后浪推前浪”的紧迫感。
顺利通过面试后,伊利亚毫不意外地在前辈们的“威逼利诱”下填报了4号反应堆操作班组。因为这个反应堆小问题特别多,格外缺人,“入职”也非常顺利,达成了一个所有人都高兴的结局。
伊利亚毕业的列宁格勒工程物理学院也是苏维埃核物理圣地之一,许多同学都选择入职研究院或者继续深造,真正下核电站从操作员干起的不多。
伊利亚心里其实曾经有过些许微词,觉得这是因为家境贫寒,不可能通过贿赂来获得工作分配优势的缘故。但进了4号反应堆班组,让他立刻对自己的想法感到羞愧。
这是他见过最朝气蓬勃的地方——在别人基本下班就走的时候,主管格里戈里·迪亚特洛夫,以及毕业于苏维埃最高学府,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安东·谢尔盖耶维奇同志却表现出极高的工作热忱,几乎是想尽办法地跟别人调班(嘴上是跟你换班,但其实有借无还那种),恨不得24小时长在控制室。
伊利亚还不知道什么是“内卷”,但与996黑心公司不同,操作班组的工作量是固定的,他们这一行为导致其他人工作量大减——这事还引来了抱怨,譬如涡轮操作员尤里·霍杰姆丘克就吐槽说“应该留给年轻的同志更多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资深机械工程师娜塔莉亚·索科洛娃同志对fortran的熟练让仅仅是上过基础程序设计课程的伊利亚非常羞愧,即使是没有受过大学教育、只有中学文凭的谢苗·普罗斯库里亚科夫同志,虽然有时候莽了一点,经常受到批评,但在一次功率乱跳时毅然冲进厂房试图手动操作来稳定反应堆,其英勇给伊利亚留下了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