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春天(三)(第2页)
仿佛回到了遥远的大锅饭时代,一群互不认识的人敲开临时邻居的门,如果发现对方有火,就赶紧带着食材过去蹭,如果对方也没有,那就大家一起带着食材继续去蹭第三家,往往找到有火的人家时,己经聚集了好大一群人……
尽管斯拉夫蒂奇几乎没有信号,但也不意味着就没有人能发出信息了——总会有那么一两个用得起卫星通讯的土豪。
熊燕,人称“熊姐”,俄国留子一枚,兼职某小破站up主,同时也是“今日俄语”在俄国的人脉之一,就是这样一个土豪。
“这波大出血了啊家人们!”熊姐:“不仅把课给翘了,开了几百公里跑来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结果还没信号,为了给家人们首播,连卫星电话都用上了!”
“如果没有大新闻,这波就是血亏啊,”她一边说,一边展示了一下非常有“末日感”的环境:“这气氛,绝了,根本不用布景就能拍丧尸片。”
弹幕:
“熊姐赛高!”
“好家伙,每一分钟都是金钱的味道。这不得充个电让熊姐回口血?”
“听说切尔诺兹克阴间,没想到能这么阴间。”
“先声明我不是为了省钱啊……好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省钱,”熊姐,“但更重要的是,我感觉这里的毛子很警惕,很反感偷拍,我搞不好真的摊上大事了!”
“你们熊姐虽然不怕干仗,但有道是双拳难敌西手……有人敲我门,先下播了啊,我尽量整点素材,晚点再上传!”
弹幕:
“把保护打在公屏上!”
“干嘛,营造气氛,饥饿营销?”
好在敲门的虽然是一伙毛子,却不是复活教的,而是跟熊姐一样的博主,追新闻乱入的路人。见到熊姐一个人,便热情邀约一起去“借火。”
与此同时,伊凡正把刻有符文的土豆分发给他召集来的好手:“晚上9点,4号路牌集合。”
“4号路牌”指的是“前方30公里,普布利亚市”牌,在切尔诺兹克沦为禁区后,这些路牌成为了标记禁区边界的“意识印记”,“4号牌”指的是从斯拉夫蒂奇方向进入禁区的路牌,复活教核心成员大多不是第一次来禁区了,不必多说,自然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