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临危受命,边境风云(第3页)
胡军师脸色铁青,像是一块生铁,他没想到李昊竟然能想出如此巧妙的应对之策。
“九皇子殿下,兵贵神速,你这般拖延,贻误战机,岂不是让北蛮有喘息之机?”他厉声反驳,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声音有些尖锐。
“胡军师此言差矣,”李昊不慌不忙地反驳,声音沉稳而有力,目光如炬,直视胡军师,那眼神像是能看穿他的一切阴谋诡计,“本王的计划并非拖延,而是为了更好地打击敌人。况且,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军对北蛮的兵力部署尚不清楚,贸然出击,只会增加伤亡。”
帐内气氛再次紧张起来,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战,声音在帐内不断地碰撞。
其他将领们则在一旁观望,有的点头赞同,有的眉头紧锁,各有所思。
最终,李昊的计划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好,就按九皇子殿下的计划行事!”张将军一锤定音,那声音坚定而有力。
李昊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他看了一眼脸色铁青的胡军师,缓缓说道:“胡军师,明日便有劳你带一支精兵,前往山谷附近侦查敌情。”
胡军师握紧拳头,指甲几乎嵌入肉里,他咬着牙,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末将遵命!”
金戈铁马,喊杀震天。
李昊的伏击计划如同天罗地网,将入侵的北蛮军队牢牢困住。
山谷两侧,早已埋伏好的大曜士兵如同猛虎下山,他们紧紧握着手中的兵器,能感觉到兵器上冰冷的触感,眼神中透着凶狠与兴奋,像是看到猎物的饿狼。
北蛮军队毫无察觉地进入山谷,当第一声号角响起,那号角声尖锐而嘹亮,大曜士兵们如汹涌的潮水般冲下山谷。
李昊骑在高头大马上,他的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那声音像是旗帜在飘扬,他高高举起手中的剑,阳光洒在剑身上,反射出一道耀眼的光芒,那光芒刺痛了人的眼睛,却又像是胜利的曙光。
喊杀声、马蹄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那声音震耳欲聋,山谷中弥漫起一片血雾,北蛮军队在这突如其来的攻击下,像受惊的羊群般四处逃窜。
胡军师被李昊安排去“侦查敌情”,实则是将他调离战场核心,让他无法暗中破坏计划。
他骑着战马,在山谷外围徘徊,听着谷内震耳欲聋的厮杀声,心中焦躁不安,那声音像是在不断地敲打着他的心脏。
他用力勒紧缰绳,指节泛白,手心渗出冷汗,缰绳勒得他的手有些微微的疼痛。
战争结束后,凯旋的士兵们簇拥着李昊,欢呼声震天动地,那声音像是要把天空都震破。
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兵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高声唱着凯歌,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李昊骑在高头大马上,接受着士兵们的欢呼,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仿佛一股暖流从心底涌起,传遍全身。
战场上弥漫的硝烟味,此刻闻起来竟也带着一丝胜利的芬芳,那味道有些刺鼻,却又让人兴奋。
庆功宴上,李昊将缴获的胡军师的令牌扔到桌上,令牌落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令牌上赫然刻着一个“曜”字,这正是大皇子亲信的标志。
证据确凿,胡军师百口莫辩,只能颓然地瘫倒在地,身体像失去了支撑,眼神中满是绝望。
众将领见状,纷纷对李昊表示敬佩,他的威望在军中达到了顶峰。
大皇子得知边关大捷的消息后,勃然大怒,他将手中的酒杯狠狠地摔在地上,酒杯破碎的声音清脆而刺耳,碎片四溅。
“李昊,你真是好样的!”他咬牙切齿地低吼道,声音中充满了愤怒,拳头紧握,指关节泛白。
然而,胜利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
李昊在整理战利品时,发现了一块奇怪的令牌,这块令牌的材质和样式都与大曜王朝的令牌不同,他用手触摸着令牌,能感觉到其冰冷而粗糙的触感,上面刻着一个神秘的符号。
他心中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这块令牌似乎暗示着边境战争背后隐藏着一个更大的阴谋。
他将令牌紧紧握在手中,感受着那冰冷的触感更甚,眼神变得深邃而凝重。
“周鹏,”他压低声音说道,声音有些沙哑,“看来,这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