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60年代小可怜17(第3页)

 就当从来没有生养过她。 

 后来,没了法子的陈善与另一个知青结了婚,努力考上县城的技校,由学校分配了当地的工作,永远地留在了那里。 

 90年代初,机械厂精简裁员,陈行夫妻俩光荣下岗。 

 面对家里五个嗷嗷待哺的小羔羊,前者昏昏沉沉整日酗酒,后者跟着婆婆钟月霞在菜场摆摊。 

 靠着摆摊赚的钱和陈大江微薄的退休金,一家子勉强能够糊口。 

 钟月霞回到家捶了捶累了一天的老腰,看着五个孙子围在饭桌上你争我抢的夺肉吃,追悔莫及,早知道就不逼着儿媳妇生这么多了。 

 孙子多了都是债啊! 

 …… 

 77年年初,陈嘉果断卖掉机械厂的工作,拾起课本重温曾经学习过的知识。 

 同年10月,高考恢复,全国轰动。 

 这一届的高考生无疑是特别的。 

 在参加高考前,他们

干什么的都有,年龄范围更是广泛,从十几岁的小年轻到三十几岁的中青年不等。 

 考场上,陈嘉穿着最厚实的棉衣棉裤,哼着鼻涕顶着寒风奋笔疾书。 

 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各科题目相对来说都比较简单,陈嘉顺利收到录取通知书,成为一名没有远大志向的文学生。 

 开学前几天,陈嘉退掉出租屋,用不到的小件家具和破铜烂铁收拾收拾全卖了。 

 大件的被褥、脸盆等物品塞进系统的兜里,衣物和日常用品全部挤压进一个大号编织袋里。 

 陈嘉提着编织袋随着拥挤的人流踏上火车。 

 宿舍是六人间,陈嘉是年龄最大的新生。 

 毕业后,她被分配到江州图书馆做管理员。 

 陈嘉在图书馆‘兢兢业业’干了二十年,退休后成为一个有钱有闲快乐无比的小老太太,周游世界首至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