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陈逸风谢绝二品官职(第2页)
裕王听得连连称好,在书房内来回踱步。突然,他停下脚步,转身对陈逸风道:“先生学识渊博,见识非凡。本王欲举荐你为营造部侍郎,不知意下如何?”
陈逸风闻言一怔,随即笑着摇头:“多谢王爷美意。只是在下终究是外籍之人,恐怕不便为官。况且,过两月我准备在天津开设洋行,做些贸易,倒也自在。”
“身份不是问题!”裕王摆手道,“只要先生愿意,本王这个承诺永远有效。”
左宗威也在一旁劝说:“是啊,朝廷正缺陈先生这样的人才。”
陈逸风沉默片刻,缓缓起身走到窗前。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半边天空,街上的行人渐渐稀少。他的目光越过层层屋脊,仿佛要望进那遥远的未来。
“容在下考虑几日。”最终,他转身微微一笑,“无论如何,还请两位大人相信,在下定当尽己所能,为大清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夜色渐浓,书房内的谈话仍在继续。窗外,一轮明月悄然升起,洒下清冷的光辉。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信念努力着。
而此时的陈逸风,又何尝不是在为自己的理想探索着前行的道路?
春日的北京城,一场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茶馆里人声鼎沸,烟雾缭绕中,三教九流的人物齐聚一堂,谈论着这两日最轰动的新闻。
“这个姓陈的,胆子也太大了!”一个身着绸缎的满人商贾用力拍着桌子,茶水随着他的动作晃出杯沿,“二品顶戴,那可是从一品的次一级啊!多少人挤破脑袋都求不来,他倒好,说不要就不要。”
旁边的食客纷纷附和,有人摇头叹息,有人愤愤不平。角落里,一个身着长衫的文人放下手中的茶盏,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诸位可知道,就在昨日,仪制部那边差点闹翻了天。”这人压低声音道,“那些翰林院的大人们都快气疯了。想他们寒窗苦读几十载,中了进士又如何?不还是个芝麻绿豆的小官。”
“可不是么!”另一个食客接话道,“我听说啊,有几位翰林已经联名上书,说这样选拔官员有违祖制。”
茶馆掌柜打着圆场:“诸位慎言,慎言啊。”
而此时的裕王府内,胤禛正独自坐在书房中,案前摆着一份密折。春日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落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