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调兵遣将(第2页)

 张文义被关在隔壁的牢房里。他时不时发出凄厉的惨叫,那是被酷刑折磨的声音。冉兴让听着这些声音,不由得浑身发抖。他知道,这样的痛苦很快就会降临到自己身上。 

 夜深了,诏狱里渐渐安静下来。只有不时响起的铁链声,提醒着这里关押着多少曾经显赫一时的权贵。 

 而在京城的街头,百姓们议论纷纷。有人说驸马府中搜出了数不清的金银珠宝,有人说抄家时发现了通敌的证据。各种传言在坊间流传,但没人为冉兴让叫屈。 

 毕竟,在这个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的年代,一个贪得无厌的驸马,早已失去了百姓的同情。 

 崇祯站在窗前,目光越过层叠的琉璃瓦,望向北方。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窗棂,发出轻微的响声。自从他派遣锦衣卫前指挥使刘乔在塞外布下情报网,这片广袤的草原就再无秘密可言。 

 一个不起眼的商贩,一个年迈的牧民,一个来往的马夫,都可能是大明的耳目。这张以金钱铺就的情报网,让他对塞外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 

 “万丹伟征”崇祯轻声念着这个名字,眉头微皱。身为喀喇沁部的核心话事人,固鲁思齐布部落的长辈,这位野心勃勃的王爷终于露出了獠牙。 

 “皇太极给了他什么好处?”崇祯冷笑一声,手中的奏折被捏出了褶皱。 

 值守太监小心翼翼地端着参茶进来,见崇祯神色凝重,不敢出声,只得轻手轻脚地放下茶盏。 

 “刘乔的密报可靠吗?”崇祯突然开口。 

 太监一惊,连忙跪下:“回皇爷的话,刘大人的密报从未出过差错。这次的消息是他亲信送来的,说是万丹伟征已经秘密会见了皇太极的使者。” 

 “呵,”崇祯冷哼一声,“这老狐狸终于按捺不住了。” 

 他转身在御案前坐下,提笔写了几个字,递给太监:“去,把这几个人给我叫来。” 

 太监接过纸条,匆匆退出。 

 不多时,御书房内已聚集了几位重臣。兵部尚书张凤翔、户部尚书毕自严、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以及虎贲卫统帅张之极。 

 “诸位爱卿,”崇祯开门见山,“喀喇沁部有异动。” 

 张凤翔上前一步:“陛下,臣以为当立即增兵边关,以防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