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火枪(第2页)
书房内瞬间安静下来。
“让他在外院等着。”李元起沉声道。
待小厮退下,冯英皱眉道:“这张文义怎么找上门来了?”
“怕是东窗事发,想寻求庇护。”李元起冷笑,“只是他不该来找我。”
“那该如何处置?”屠方志问道。
“杀人灭口?”冯英提议。
李元起摇头:“不可。此人若是突然消失,反而会引人注意。不如”
他压低声音,与二人密语几句。冯英和屠方志听完,都露出赞许的神色。
“高明!”
“此计甚妙。”
三人相视一笑,仿佛已经看到了张文义的下场。
与此同时,乾清宫内。
“陛下,刚收到南京来的密报。”王承恩递上一份密函。
崇祯展开一看,眉头紧锁:“张文义竟然去了李元起府上?”
“是的,似乎是想寻求庇护。”
“有意思。”崇祯冷笑,“这李元起倒是会装模作样。”
“陛下的意思是”
“不急。”崇祯站起身,走到窗前,“就让他们再蹦跶几天。”
窗外,一队宫女正在洒水降尘。水珠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如同无数颗钻石散落在地。
“传旨骆养性,暂时不要轻举妄动。”崇祯淡淡道,“本朝立国以来,文官集团积弊已深。若不能连根拔起,终究是后患无穷。”
“这银钞案,不过是个引子罢了。”
王承恩恍然大悟:“陛下是要”
“鱼儿已经上钩,就看他们能蹦跶到什么时候了。”崇祯转身回到案前,继续批阅奏折。
殿内一片寂静,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这场看似平静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崇祯三年夏六月的一个平凡日子,辽东沈阳。
夏日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屋内,带着几分燥热。皇太极正把玩着一支火枪,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的手指细细摩挲着枪身,感受着其上精致的纹路。
这支火枪通体乌黑,前端装有一把锋利的刺刀,枪身上还能看到一些细密的铭文,正是大明最新制式的燧发枪。皇太极将枪举至眼前,仔细端详着这件来之不易的宝物。
“济尔哈朗。”皇太极忽然开口,目光依旧停留在火枪上,“你与那明将卢象升交战时,可见过这等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