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火枪

 “已派人去捉拿,只是”骆养性欲言又止。 

 “有什么难处?” 

 “此人似乎得到了某些人的庇护,行踪诡秘,不好下手。” 

 崇祯放下供书,目光如炬:“三天之内,我要看到结果。这银钞案牵连甚广,不容拖延。” 

 “臣遵旨。”骆养性躬身退下。 

 与此同时,南京户部尚书李元起府上。 

 府邸深处的书房内,几个人正在低声密谈。窗外蝉鸣阵阵,庭院里的石榴花开得正艳。 

 “这事若是查到咱们头上,可如何是好?”屠方志面露忧色,不安地捻着茶杯。 

 李元起却是一脸轻松:“无需担心,咱们根本没有参与其中。” 

 “此话怎讲?”屠方志一脸困惑。 

 冯英放下茶盏,意味深长道:“屠兄可知那批龙井茶的来历?” 

 “不就是那个刘姓商人的生意么?” 

 “那刘姓商人,可是当朝驸马冉兴让。” 

 屠方志闻言一惊,茶水差点洒出来:“身份显赫的万历皇帝驸马?” 

 “正是。”李元起笑道,“他与梁廷栋案也有牵连,只是未曾暴露罢了。这冉兴让身为皇亲国戚,暗中与建虏勾结,四处侵占良田矿产。如今新政推行,他的利益必然受损。” 

 “那假钞一事” 

 “无需担心。”冯英打断道,“京城城内假钞遍地,查到谁头上都说不准。况且北线告急,朝中诸公也该坐不住了。” 

 “韩爌和钱龙锡,这俩绝对不是什么好鸟。”李元起冷笑,“他们只是反对皇帝改制的方式太过激进,主张徐徐图之罢了。” 

 “徐徐图之最好。”冯英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该打点的打点,该疏通的疏通,拖他个几十年又何妨?” 

 “还是两位高明。”屠方志连连点头,神色轻松了许多。 

 “对了,给建虏的粮食可安排妥当?”李元起突然问道。 

 “早就从杭州湾出海了,神不知鬼不觉。”屠方志压低声音,“只是那图纸怕是弄不到,京城制造局守备森严,咱们也无能为力。” 

 “无妨。”冯英摆手,“咱们也要给建虏划清界限,不能他要什么就给什么。” 

 “说得对,保持和平才是正理。” 

 就在他们密谈之际,一个小厮匆匆跑进来:“老爷,外面来了个自称是张文义的人,说有要事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