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一年的收支(第2页)

 崇祯的手指轻轻叩击着龙案,“东江镇呢?” 

 “东江镇那边”毕自严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声音略显颤抖,“四万人阵亡,抚恤金一百万两。犒赏一百八十万两。军备损耗相对较小,只有五万两。” 

 崇祯站起身,负手而立。殿内的气氛愈发凝重。 

 “天雄军的开支如何?” 

 “天雄军总计五百五十万两。”毕自严翻开手中的册子,“其中重甲骑兵占据大头,两万人的装备费用就达到了三百八十万两。” 

 崇祯走到窗前,望着外面阴沉的天空。“粮草的支出呢?” 

 “一百二十万石,每石一两六钱,总计一百九十二万两。”毕自严的声音越来越低,“这还是在各地粮价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加起来多少?”崇祯突然转身,目光灼灼。 

 “回陛下,仅战事支出就达到两千二百二十七万两。” 

 殿内再次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毕自严低着头,不敢抬眼看皇帝的表情。这还只是战事支出,今年的常规军费开支是两千六百万两。辽东八百万,天雄军一千一百万,其中光是两万重甲骑兵就花了八百万。九边其他军费七百万。 

 再加上新增的官员俸禄四百万两,各种补贴一百万两,陕西救灾三百万两,以及水泥路建设等支出今年总支出近六千万两。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一个朝廷命官胆战心惊。 

 “孙承宗看过这份奏折了?”崇祯突然问道。 

 “是的陛下,大学士说,应该如实禀报。”毕自严如实回答。 

 崇祯转过身,目光如炬,“他说得对。朝廷的财政状况,一分一厘都要清清楚楚。” 

 “可是陛下,这些支出”毕自严欲言又止。 

 “该花的钱就要花。”崇祯斩钉截铁地说,“今儿个已经是腊月了,官员的俸禄尽快发下去。” 

 “可是” 

 “毕爱卿。”崇祯的声音变得柔和,“朕知道你为国库操心。但你要明白,该花的钱一分不能少,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能多。” 

 毕自严抬起头,看到皇帝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心中稍安。 

 “今年夏税收了一千三百万石粮食,追缴了八百万石欠税。”崇祯继续说道,“光是运到京城的八百万石,折算就有四百五十万两。” 

 崇祯走到挂在殿壁上的地图前,手指轻轻划过江南地区,“浙江和南直隶尚有四百万石粮食未缴,这笔账朕记着。”